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改革會弄這麼長的名號,叫得真是嘴巴發麻。

但似乎鄭軒很上頭的樣子,鄭一於是就習慣了,而且他也感覺這樣似乎有一絲威嚴,以及氣勢,讓人感覺戰爭近在眼前。

之後,鄭一就將一份報告冊子拿給了鄭軒。

並開口說道:“我的海軍團在奄美大島集結完畢,戰船12艘,補給船10艘,2441人。”

鄭軒“嗯”了一聲,接著就翻開了報告看著資料,並隨口問道:“如今北部狀況如何?”

“首……司令員,情況馬馬虎虎,這些倭寇派過來的船雖然都被我剿滅了,沒有留下活口,但他們遲早也會知道,琉球群島都已經失守了,

說不定如今正在集結兵力,準備向琉球進攻,恐怕咱們的時間不多。”

鄭一他手上計程車兵說多不多,也就十二艘船,兩千多人,想要頂住大股的倭寇確實有難度。

此時的奄美大島,也在進行著炮臺港口防禦陣地的建設,此地才是真正的戰爭最前線。

但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時間。

畢竟那裡距離臺灣省距離相對遙遠,從臺灣省出發最快也要三天才到的。

如果遇到風速不佳的情況,可能需要四五日。

鄭一估計也就半個多月,對方說不定就打來了,屆時他面對的壓力可就巨大,以一個團的兵力面對一個薩摩藩的進攻。

鄭軒思考了一下,接著搖頭道:“我覺得他們的可能性不大,

如今我們對戰的是薩摩藩,也是島津家族,他們可是欠了一屁股的債,

想要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就只能找商人借款,但想要德川幕府資助他們進行戰爭,恐怕是本土遭受到攻擊,因為德川幕府自己也窮。”

此時的日藩說是幕府控制。

但各地也有各地的軍閥,薩摩藩就是倭寇一個最大的軍閥之一,透過入侵琉球群島,他如今的實力僅次於加賀藩。

擁有非常大的自主性。

不過明面上還是要聽從德川家族的指揮,比如閉關鎖國這種國策,薩摩藩就必須聽之任之。

但鄭軒透過信件瞭解。

薩摩藩的島津重豪可是一個大手大腳之人。

他為了提升武士階層的知識水平,開設“造士館”招收武士來學習,武士不論級別高低,只要想學習,一律招收,所以培養出來許多文武雙全的武士。

還修了個專種中藥的中藥園,做研究。搞了個動物園,養大量稀奇的動物,觀賞觀賞。喜歡跟荷蘭人結伴遊長崎,增廣見聞。修了個“明時館”,研究天文曆法。

並創辦了“蘭學”,專門讓人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

哪一樣不是花錢,而他毫不在乎,還大砸錢,跟德川幕府搞好關係。

鄭軒可是從田川家族那裡知道的,島津重豪此時的外債多達500萬兩白銀。

不過他還是想了一下,“稍後我會調一個營過去,幫你分擔一下壓力,如今調兵遣將,我手中的船並不多。”

鄭軒說的是實話。

雖然他手上擁有的船隻數量已經多達兩百艘,但上千噸的船隻勉強二十艘,超過六百噸的五六十艘。

其他全是五百噸以下的小型船隻,若放在後世,不過是遠洋捕魚船的大小。

畢竟造船廠開足馬力,每年下水也最多隻有八九艘而已。

而其他造船廠,也都是這一兩年才發展起來的,下水的船隻不多,熟練工人更不多,所以造船的速度相對緩慢。

如今鄭軒佔據著琉球島,八重山列島,奄美大島,這些地方都需要大量的補給以及兵力的投送。

哪一個島嶼不需要運輸隊?

所以手上的船隻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