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爭鬥一觸即發。

足輕大將此刻看著對面的楯車後方不斷冒著白煙,幾柄槍管朝著他們這些足輕射擊,攻擊的距離都已經超過了80米。

於此同時,沙灘上可還有十幾臺楯車,正在緩緩地向前移動。

槍聲也接連不斷。

足輕大將帶領的足輕不斷中彈倒下,而他們的攻擊都被對方的楯車擋了下來。

一時間讓他氣急敗壞。

接觸短短半盞茶功夫,足輕大將就已經死傷十幾人。

他臉色鐵青,“城引き揚げる!”

足輕如臨大赦,拿起自己的武器,頭也不回地撤回到今歸仁城。足輕大將也是同樣,矮小腿短,跑得那是不亦樂乎。

方文看到機會來。

立刻朝自己的隊員大聲喊道:“散開進攻!”

話音剛落。

隊員們立刻從楯車後跳了出來,朝著撤退的日本足輕射擊,頓時槍聲大作,足輕又倒下了十幾人,才逃回到今歸仁城。

而他們東海軍先遣登陸部隊,追擊到距城池次兩百米的時候,就被城上的大筒逼得退了回去。

日本的大筒,是一種半槍半炮的東西,可以由人扛著,也可以使用炮架固定起來,充當輕型的大炮。

這種大筒在日本市場可是具有廣泛的作用,畢竟日本島國什麼都小,大筒是三磅左右的炮,攻城略地無往不利。

而且操作方便,易於攜帶。

可不像6磅以上的野戰炮,需要大量的馬匹運輸,而且消耗的銅鐵巨大。

對於島國人民非常不實用。

島國曆來缺乏礦物資源,就像這類大炮對於他們都屬於重灌武器,而且造價不菲。

加上島國的馬匹可是矮種馬,且都是山地地形,根本無法像蒙古馬那般,搬運更加沉重的東西。

這種小炮註定它的射程不可能像大炮那般,甚至連大清的紅衣大炮都無法超越,威力也小上許多。

只是大清的炮。

都是幾十上百年的老貨,能轟出兩百米遠都是祖宗保佑了,日本的大筒時常維修,要比大清爛在庫房裡好很多。

“停止進攻!”

方文見到這樣的情況,揮手致意。

隊員們熟練地回到了楯車的後方,而楯車也及時地止住了腳步,對方的大筒全夠不著。

即便捱到了楯車,動力減少了許多,只能撞出一個巨大的凹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