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後。

福州府碼頭上,好幾臺大型的蒸汽木吊機,嗡鳴聲中不停旋轉,將船上面的貨物拉了起。

緩慢旋轉,又將貨物卸下,這大型機械的工人們也習以為常,並熟練運用的這種蒸汽木吊機,效率可是人抬貨的好幾倍。

許多路過的百姓,震驚於這些機器能夠拉起好幾百斤的貨物。

更是震驚於蒸汽機的轉動,以及巨大的響聲,幸虧碼頭建得十分巨大,並用石磚牆以及一小片樹林隔開。

才將蒸汽機發出來的噪音降到最低,不至於周邊地區被蒸汽機吵得震耳欲聾,還是能安心地睡一個安穩覺。

福州的眾人都已經習慣了碼頭的繁忙。

至於剛剛來到這“新世界”的外來人,見到如此狀況,不由得大吃一驚,呆呆地看著這樣的機器轉動,出神入化。

午時三刻。

兩艘大型的明輪船,緩緩地靠在了福州碼頭邊上。

明輪船裝載著大量的無煙火藥,但更多的是新的裝置,比如蒸汽機,機床,還有大量的書籍。

船上也下來了好幾位先生。

他們此刻是重要的人物之一,身邊跟著好幾位士兵。

這群人帶著歐洲工程師經常使用的各種器械,測量工具。

“各位先生,我可是這裡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上面已經將事情交代下來了,你們要是有什麼要求儘管說。”小四畢恭畢敬,並朝他們行了一個標準軍禮。

他這小跟班,在軍隊裡待了這麼長時間,軍官職位也升了,在軍隊算是與排長同一級別的。

“你客氣了,我們此次前來,多有勞煩你。”那幾位先生也是客氣。

眾人來到福州之後,就開始挑選地方,未來的大學城,必須要有足夠的面積,至少能容納四五所學院,更重要的是要靠近深水區。

其中有一間學府可是船舶學院,以後的學生要學習如何造船,如何改良船,若沒有水,那不就成了旱鴨子嗎?

一時間田野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不少百姓好奇地打量著。

直到兩天後,“福州報社”刊登報紙詳細地解釋了這次的事情。

福州將要建造兩所重要的高等大學,佔地約兩千多畝,學院能夠容納學生的數量多達三千多人。

這樣的訊息,普通的百姓倒也沒覺得這麼了不起。

但在文人之士看來,卻引發了一場巨大的議論。

特別是當地有學識的書生,或者秀才,他們因為大清的官位都被人買斷了,只能排隊等官位,沒想到福州就被光復軍佔領了。

於是許多文人都留在了這裡。

既然新的王朝即將誕生,他索性就等待,以自己寒窗苦讀數十年的知識,說不定能在這個新王朝謀個一官半職。

可沒想到居然出了這麼一檔東西。

學府可是王朝最高知識的象徵,更是讀書人的殿堂。

一名學子拿著這份報紙,不由得大聲呵斥道:“簡直是斯文掃地,居然建一座什麼蒸汽機學院,還有什麼船舶學院,讓人貽笑大方!”

其他的書生也是義憤填膺:“就是,咱們寒窗苦讀數十載,為的是憂國憂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而不是幹此番俗人之活,簡直就是把我們當成賤戶對待,不讀也罷!”

畢竟文人都有傲骨。

他們認為自己就應該飽讀詩書,下筆如有神,然後坐在上面高高地指揮下面的人工作。

不是學習那些匠人應該掌握的學識。

畢竟所謂士農工商,工人的地位就是賤戶,不受人待見,如今新的國家居然大肆重用工人,這簡直是顛倒黑白。

“潛仡”是文人之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