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之原本還以為那些人反悔了,要將自己繼續抓進去。

但沒想到居然是個專案。

只是他有些好奇。

陳南解釋一番之後,他才大致有了一些瞭解,因為報社想要借用普通人的視角,來講述火車,使得群眾百姓更快地接受這樣的新事物。

而普通的人又沒有文化。

也很少有狂熱分子。

像王引之居然偷偷摸摸跑來工地參觀,就只有他一個,更重要,他的家族在江南一帶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這樣的工作讓他來辦最為合適。

王引之猶豫了一下,就答應了,成為報社的臨時記者。

他旁邊的小書童說道:“少爺這樣不妥吧?”

王引之道:“有什麼關係?如今我們有了這樣的身份在手,就能光明正大地進入工地。”

小書童的勸說,他依舊雷打不動。

就這樣,一個文化人就這樣跑去研究火車。

至於為什麼會研究這些,只是因為興趣盎然,王引之覺得這樣的鋼鐵怪物,能夠使社會發生鉅變。

翌日。

他就跑到了蒸汽機車建造廠。

此時的蒸汽機車工廠,還在除錯階段,只有零零碎碎的一些部件,但展臺上也有兩架從宜蘭搬運過來的蒸汽機車。

王引之見到這樣的龐然大物。

眼睛滿是光亮。

而旁邊的小書童則覺得太過於浪費,一臺蒸汽機頭,起碼數千斤重,幾乎全都是由鋼鐵打造出來。

對於普通人來說簡直就是浪費。

一臺蒸汽機車至少可以打造上千柄的農具。

他不知道這些前朝遺民是怎麼想的,將這麼多好的鋼鐵用於建造這樣一個大疙瘩,看起來也沒有多大作用。

隨後的幾日。

王引之一直呆在蒸汽機車建造廠。

經過幾天的除錯,廠房也逐漸地走上正軌,大量的機床模具都安裝到位。

“開工了,開工了!”

下面的工人大聲喊道,更多的工人戴著帽子,等旁邊的鋼鐵廠將鐵胚送過來,經過重新鍛造,形成的新的配件。

專門有工人進行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