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旅遊歐洲歸來的大清官員,愚忠與無奈(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人一邊行走,一邊聊起了歐洲的趣聞,鄭軒對於歐洲有了更加全面地瞭解。
歷史課本上說的是歐洲資本主義抬頭,獲得了民主自由,推動了世界革命。
不過真實的情況卻是,各種階級利益都在爭權奪利,曾經教會逐漸失去權力,權利聚集到皇權那一邊,而如今皇權也在失去權力,逐漸聚集到利益相關者。
也就是擁有更為廣泛人群的資本家。守舊的貴族逐漸失落,而新興貴族逐漸抬頭,成為資本家。
當然還有龐大的市民階層。
這要數最為特別的兩個勢力,一個是大不列顛王國,他們的權力掌控在資本家手中,所謂的自由民主也是掌握在資本家手中。
法律對於資本家是自由民主的,但對於工人卻是剝削的。
特別是羊吃地的情況嚴重,圈地運動,活生生地將英國從農業社會逼近的工業社會,並造成大量的失業,貧窮,疾病,社會治安變差,性氾濫。
而對於上層階級,比如律師,法官,議員,醫生,教師等等這類職業,認為英國是自由民主的典範。
他們也喜歡稱底層工人農民百姓為“烏合之眾”。
法蘭西則更為徹底,在市民階層佔絕大多數,並且法蘭西的農民,待遇要比英國農民好上許多。
唯一的缺點是,推翻政府以後建立起來的新政府,組織結構極度混亂,而且存在兩個黨派,掌握著不同的政權。
法蘭西共和國是兩黨之間妥協的結果。
權力極度分散,造成了效率低的局面,推行的義務兵制度,招募了好幾個月,連一支軍隊也湊不齊。
已是一山容下二虎,若是沒有人能夠壓制住,遲早會內鬥。
唐藏將歐洲的各種利弊分析了一通,最後才想起了一件事,“馬戛爾尼訪華團已經前往大清了,他們優先拜訪大清,而後歸來之際,才是拜訪我們,
這群英夷,還是將大清當成主要物件。”
鄭軒卻露出了一絲笑容,不以為意道,“誰叫我們還沒有立國號,嚴格來說,我們只是一個有政權的組織,連國都不是。”
此時他覺得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這次出使歐洲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大量的漢人接觸到歐洲文化,歐洲的制度。
讓他們打破一個慣例,君權神授。
權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且權力的形式有好多種,不單單是皇權。
“這次想必眾人都接觸了大量的歐洲文化,對於許多事情應該有不一樣的想法吧,
要不我們就舉行一場歐洲出使團研討會,好好地討論一番,來一場激烈的思想碰撞,走適合我們的國情道路。”
鄭軒最後定了一個調子說道。
這麼多年來的工作可沒有白費,當年要是提出共和,絕對會被人噴得狗血淋漓,甚至大逆不道。
更有人離心離得,滿是質疑和懷疑。
如今的狀況有所不同,已到了能夠改變的時機。
時代變了!
“是,首長。”
唐藏突然點了頭。
…
此時此刻在另一邊。
出使歐洲的成員中,可是有許多來自大清的官員,和各類的書生士子。
他們滿是疲憊地被人接到了一間普通的客棧內,養生休息幾日,才回到大清的懷抱之中。
不過此時,大家第一次住在他們口中賊人的“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