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把清軍的總兵打落花流水。

鄭軒完全沒有料到,甚至給他一個錯覺,大清垂垂老矣,就連綠營兵戰力下降巨大,完全如烏合之眾。

此時的他,走在福州府的大街上。

經過幾個月的整治,如今的福州府大變模樣,不再像以前那般,雜亂而無序。

姑娘揹著拿著糖堆人的孩兒,馬伕與腳伕在路邊的茶攤上閒聊,偶爾還能看到一些老婦人,正在清掃門前的樹葉。

街道上的石階紋理被洗得清晰可見,曾經在大清統治下的骯髒汙穢,也被掃除了,現在不容易踩到“黃金阿”。

那些怪異的氣味,如今逐漸在城內消失,此時此刻更有活人的氣息,而非陰沉沉的墓地。

鄭軒欣賞著這幅場景,內心生出了一絲傲氣。

不過他可沒有忘了正事,詢問身旁的黃宿,“公務員考試準備好了嗎?”

“還需要一些時日,畢竟咱們宣傳不到位,知道的百姓不多,而文人士子知道了也不來,這就很傷腦筋。”黃宿沒什麼隱瞞,實話實說。

鄭軒打算在福州城先行試點公務員考試,培養幹部。

隨著自己管轄的土地越來越大,人口愈發眾多,公務員也被提上了日程。

畢竟自己培養出來的幹部,人數已經無法滿足,缺口巨大,只能依靠民間的力量。

鄭軒也歡迎書生士子加入進來,只要他們按照要求辦事,不會有人為難他們的。

若是效果不錯,福州能平穩執行,這將會在全臺推廣。

現在不管是全臺,還是海南,亦或是呂宋依舊是戰時管理制度,由軍隊接管城市。

不過由軍隊管理城市的策略,眼下雖然高效,能夠爆發強勁動力;但非永久之計,遲早有一天百姓會厭倦,甚至軍隊也忘了自己本來的職能。

鄭軒並不著急,隨意道:

“久一些沒關係,最主要穩妥,不能把走後門的人招進來,必須公平公正,我可不想自己的官員和大清一樣,荒淫無度,上臺只懂得撈錢的蛀蟲。”

黃宿在一旁點頭,順便將這句話記了下來,作為日後的工作重心。

就在兩人交談之際,偶然間在一處巷子口,聽到了朗朗讀書聲,“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頓時把鄭軒的目光吸引過去,他可是來了興趣,深家小巷間,居然還有私塾。

黃宿在一旁說道:“這福州小學剛剛建立,可容納不了太多學子,且先生也是缺口巨大,質量說實話,比不了私塾,

但更多的人讀書,其實還是想去大清為官,咱們在他們眼中依舊不是正統,甚至不少人覺得,大清遲早會收復這裡。”

“這沒關係,咱們倒是去瞧瞧,說不定日後就見不著了,將會成為歷史。”

鄭軒沒有打算取締私塾。

上千年發展出來的東西,都是歷史精華,強行消失,只會惹眾怒。

還不如循序漸進,讓它慢慢地退出歷史舞臺,也好給後人留一個念想。

隨即兩人便聞朗朗讀書聲而去。

破舊的小巷,讓人看不出是富裕人家居住的地方,而藏著一間私塾更是顯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