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多圍了過來。

觀賞著這個奇怪的爐子,想要看出裡面的門道。

用的煤泥與普通的煤球大不一樣,圓柱形的,上面還有大量洞口,均勻分佈。

在這爐子燃燒的時候,散發著大量熱風。能看到蜂窩煤的孔洞正在發橙紅色的光,偶爾還冒出淡藍色的火焰。

漢子伸出手掌,感受爐子的熱量。

很快就把手縮回去了,爐子的熱量一點也不比柴火差。

而且燒完之後,蜂窩煤變成黃色的泥塊,直接更換即可,不會弄得一屋子灰。

“這玩意可以燒很久,如這款小火爐,三塊蜂窩煤就能燃燒一個半時辰。”

胡老五又滔滔不絕的介紹起來。

“這是大爐子,一次性可裝九塊,最合適做大鍋飯。咱還給爐子增加鐵蓋,以及煙囪,若是冬天在家中取暖,

無需擔心因為燒煤而把人燻死。當然最為重要的是,這些爐子有特製的入風口蓋子,可是關鍵。”

胡老五說道著,立刻打住,頓時吊住所有人的胃口。

可是把漢子急得抓狂,幾乎要將胡老五大卸八塊。

“這個蓋子有何作用?”這時一個突兀的聲音傳了過來。

只見王貞儀不知什麼時候,站在人群之中。

鄭軒也是在這時才發現她,隨口問道:“你不用研究天文?”

“現在是白天,師傅,德卿瞧這裡有新鮮玩意就過來了。”王貞儀直白道。

此時,胡老五見好就收。

然後悠悠道,“這小小的蓋子可是有大門道,若是蓋住入風口,只留一個小孔,這個蜂窩煤爐子能夠燒一個晚上,無需換蜂窩煤。”

這讓大家想都不敢想,能燒一整夜?

柴火都沒有燒這麼久,一個晚上可要新增不少柴火,要不然就會熄滅。

胡老五倒是直白說道:“這種爐子和蜂窩煤就是為北方而造的,能夠在家中燒一整夜,人不會被凍死,而且省煤炭。”

王貞儀忍不住地問道:“這蜂窩煤新增不少黃泥吧,看起來不比煤炭好多少,真的能燒一整夜嗎?”

這時,胡老五算是回答不了這艱難的問題了。他只知道如何製造,但不知道大概原理。

當他第一接觸這種東西時,也感覺不可思議。

可自己親手實驗之後,確實如此,爐子燒了一整夜,第二日掀起蓋子,還能看到蜂窩煤依舊燃燒著,還有大量的餘溫。

這個他真的解釋不了,只能交給鄭軒。

畢竟這東西才是鄭軒發明的,他只是在此基礎上改良。

鄭軒瞧著胡老五一直在看著自己,解釋起來,“因為燃燒緩慢,所以才能燒得持久。”

此時王貞儀早已經拿出小冊子,似乎打算開始記錄東西。

鄭軒看見,也絲毫不吝嗇地忽悠起來,“這火想要讓它燃燒,就必須有燃料。還有助燃劑,而這空氣就是助燃劑之一,

只要減少助燃劑,讓火燒慢些一些,便可以持久。”

“助燃劑?”王貞儀想要準備問下去。

卻被鄭軒打住了,他可不是來授課。

隨後瞧著漢子:“若是蜂窩煤在東北,應該有很大幫助吧?”

漢子點點頭,這東西何止有用,簡直就是神器了。

要知道那裡一年四季就只有五個月是暖和的,其餘七個月都是漫長的冬季。

即便在家中也會被凍得瑟瑟發抖,所以老人家不多,因為大多數活不過漫長的冬天。

若是有了這項東西,家中無需開啟大窗子通風,就能取暖,不必怕燒煤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