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清朝翻身,我有最後倔強(第2/2頁)
章節報錯
與此同時清朝暗流湧動。
阿桂一直在江西廣信府待著,不斷集結兵力。
並在比鄰福建的江西建昌府,寧都州,贛州府部署大量兵力,由江西南贛、九江二鎮總兵官鎮守,這是第一道防線。
在撫州府則由江西提督負責鎮守,隨時支援三府一州突變,這是第二道防線。
撫州各水師營守備,兵六百人也被增至五千人,其中兩千人皆是廣東水師遺存。
汝河上不斷看見清軍修建戰艦,整軍備戰,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
阿桂正在蓄力,如今可是乾隆五十六年了,從乾隆五十三年開始,與臺灣蹦出來的前朝遺民戰鬥了近三年時間,使得清軍元氣大傷。
也使得朝廷國庫入不敷出。
不過經過大半年的休整,清軍勢力也恢復一半,各地漕運糧也陸續趕到。
清軍武器更是獲得補充,如今兩千標兵營,就有七百二十鳥槍兵,這可接近於京城的八旗護衛配置。
在以往清軍當中算是最高規格。
又於昆明湖設趕繒船,以前鋒軍習水戰,這次有備無患。
阿桂想要速戰速決,不過他在等待一個好的時機。
因為如今內憂外患,湖廣可是爆發了百蓮教叛亂,重要的一環湖廣總督畢沅,已經被派回湖北剿滅百蓮教。
只能等戰事停息,再接著繳滅前朝遺民賊患,免得兩邊戰事同起,到時候朝廷又繼續入不敷出,那就打的沒完沒了。
不過最近可是收到關於安南王國的訊息,原本這八竿子也打不著北的王國,入不了他的法眼。
但人家如今國內也遭受前朝遺民威脅,似乎向大清尋求幫忙,一同解決共同敵人。
這倒是引起了他的興趣,隨後便連夜上奏摺,大清水師與之聯合,共同在北部灣剿滅賊人。
隨後東進,消除海上隱患。
但他並不知道的事。
阿桂遠離京城中心,遠離政治中心,勢力也一點點的衰弱,權力也不斷地向和珅聚集。
此時的和珅可謂是一手遮天,特別是如今乾隆老爺子年事已高,身體日趨衰弱,大小事物都是和珅說得算。
而未來的嘉慶帝,現今的碩嘉親王——永琰,也只能受制於人,任由他人胡作非為。
和珅乾的事情可是雷聲大雨點小。
但在清朝的官場上引發了不小的震盪。
他上奏乾隆老爺子,大清境內有不少商人在賊人那走私大量貨物,不僅危及到大清境內的工坊生存,使得大小手工業者破產。
不斷榨取著大清境內的財富,使得白銀外流嚴重,這是惡性的滋賊事件。
隨後乾隆就將此事交給了和珅。
和珅可是來勢洶洶,下令督促下面的官員大力圍剿走私,不僅是為了報復鄭軒沒收了他在福建的財產,還有之前對劉全的綁票行為。
但他也開了一個大大的口子,只要如晉商喬家,揚州鹽商,給點賄賂錢那走私就不管你了。
你愛走私多少就走私多少。
藉著此機會,可是斂了不少財富,在這短短的幾個月內,大量的金銀器物,貴重物品都流入到和府。
特別是許多珍貴高價買來的橄欖石。
進入到和府之後,轉手間就被和珅拿出來賣了,而且獲利的價格非常高昂,連皇宮內不少八旗人都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