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鄭軒先斬後奏(第2/2頁)
章節報錯
鄭七也假裝乾咳幾聲。
並點了點頭,“他說得沒錯,咱們在外拼搏辛苦,但也要村裡人過上好日子,要不然可就愧對於村子各位親人。”
他身邊的其他海盜也不斷的點頭,“對呀,拾叄,以後大家都是鄰里鄰居,可要相互幫忙,團結在一起。”
“嗯,就是,活在一起便是緣。”
議論聲也紛紛響起來。
拾叄也開心地笑了起來,如同一朵開放的百合,這對他來說可是人生大事。
之前在對岸上所生活的漁村,說是村子的形式,其實不過是幾艘船堆疊在一起,或是幾個木板搭建在一起,然後漁民們就生活在那。
畢竟疍家人不能上岸,因為他們都屬於賤民,官府不給,甚至連普通的百姓也不給。
除非朝廷需要這些自己這些賤民打仗,才會格外開恩,允許他們在陸地上建房子居住,並從疍家人轉籍為普通農戶。
但清朝的水師如今越來越弱小,康熙年間還發生過幾回,只是他們的村子都趕不上這趟好事。
現在是乾隆年間,人家更加不注重海軍,所以這樣的好事幾乎絕跡了。
因此他們的漁村只能長年累月地漂泊在海上,居無定所沒有任何區別,不少人家活不過50歲,就死在海上。
現在可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終於在陸地上能建房子了,而且房子比船還要巨大。
不僅如此,他們在陸地上居住,依舊能駕駛著自己的船出海謀生。
這是清朝所禁止的。
已經上岸的疍家人就不能再出海捕撈,這是大清律例上的規定,違犯者五十大板可是小事,甚至會被人充為奴。
可是疍家人基本都是捕魚為生,突然間讓他們種地,許多人也都適應不了,更沒有耕種的經驗。
所以上岸的疍家人不少人被活活地餓死,甚至淪為乞丐,盜賊。
他雖然只有十幾歲,但懂的事情已經非常多了。
“大伯,他們還幫我們修建了祠堂,還有碼頭,聽說咱們的船壞了可以修,不費銀子。”拾叄開心道。
還拉著他們往村子更深處瞧瞧。
鄭一下意識開口道,“還有此等好事?”
“一哥難道你不知道?”看著鄭一有些驚訝的表情,這讓拾叄好奇地問了起來。
鄭七又捅了一下旁邊的鄭一,他只好拍著自己的腦袋,十分無奈且尷尬地笑了起來,“你瞧我這記性,快把這茬事給忘了,哈哈哈。”
隨後低下了頭,嘆息幾聲。
沒辦法,人在大樹底下,不得不低頭。
不過看著在前方帶路的拾叄,頓時心情也好了不少,自己也夢想著有一個家,而非一直在海外漂泊。
並且自己還沒有成家立業,即便有錢有船,可沒有家,終究不算成功。
看著村子兩邊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一個模板裡建造出來的,如同雙胞胎一樣。
劃分得也極為工整,方方正正,錯落有致。這些房子不僅外觀上比普通的民房更加宜人,並且堅固耐用,可比用木頭搭建的漁村結實許多。
能看到工匠們一磚一瓦地搭建起來,所用的材料並不吝嗇,想必這種房子抵抗颱風暴雨輕而易舉。
海邊也修建起長長的木棧道,以及簡易的碼頭,旁邊停靠著大量的漁船,也能看到遠處陸陸續續有漁民遷移過來。
“看來咱們算是做對了一件事。”鄭七小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