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琰就被帶到另一間工坊。

只見一排的火帽槍被製造出來,可形狀差異極大。

王傑隨手拿起一把火帽槍,扣動扳機,撞針迅速敲擊內部,只聽見一聲啪,什麼事情沒有發生,就連火花也沒有冒出來。

而在試一下賊人的火帽槍,只要扣動扳機,裡面就會冒出火花,甚至還有一股淡淡的硝煙。

“殿下,恕老臣直言,賊人所造火器不僅比大清火器更為精妙,且材質也有所不同。”

王傑在火帽槍中扣出了發條,“這能自發火花的紙帶,兵器司的工匠無法仿製,或許只有請教洋藩,他們奇技淫巧頗多,多有辦法。”

永琰聽完之後,頗有一絲好笑。

大清天朝上國一直宣稱無所不有,現在連一個自發火花的紙帶也造不出來,還要請洋藩幫忙,確實可笑。

最後永琰無奈的嘆了一口,“王司馬,想要如此做法,無需跟我稟明,找皇阿瑪即可。”

王傑挑了挑眉頭,心想這不是讓我去送死嗎?

乾隆老爺子那股倔脾氣,誰也不是不知道,出了名的老頑固,說過的話幾頭牛也拉不回來。

如今讓洋藩幫忙,這讓他的臉往哪裡擱?說不定一怒之下,自己的官位也沒了。

這種傻的事情,王傑可不會幹。

如果連十五爺都幹不成,那還是別指望了,老老實實自己弄吧。

“對了王司馬,聽說朝中有人提議與洋藩接觸,可是有何說法?”永琰突然問道。

“劉峨給皇上的提議,聽說洋藩造船功夫厲害,而且他們還有僱傭兵,遂提議借紅毛奪取海戰,並讓阿桂夾擊,將賊人滅之。”王傑摸著鬍子慢悠悠道。

“皇阿瑪可不會應允。”永琰若有所思。

他覺得自己的皇阿瑪連火器都不願大規模配備清軍,居然靠洋人幫自己夾擊賊人,根本不可能發生。

畢竟皇阿瑪一直叫囂著,大清天朝上國,根本不需外力即可剿滅賊人。

所以他覺得,皇阿瑪絕對不會透過劉峨所提的建議,說不定劉峨還會被大罵一通。

可王傑下一句,就讓永琰愣了好一會,“皇上已經應允了,並撥了四百萬兩聘請洋藩艦船,一同剿滅海上賊人。”

“這不可能!皇阿瑪怎麼會同意洋人剿賊。”永琰一副難以置信的神色。

裝備火器就不行,聘請洋人剿賊就可以,這到底是在鬧哪樣,完全是自相矛盾。

王傑並沒有在意十五爺滿臉震驚的表情。

而是自顧自地說道:“起初老夫也不敢相信,畢竟若說洋藩好話,會惹皇上不高興,

可和中堂附議,他曰‘洋藩只是見錢眼開的俗人,若能用小小的銀兩驅使他們為己所用,豈不是一樁美事,

且平定福建臺灣,能讓大量的百姓免於戰亂又可減少清軍耗資,減少生靈塗炭,其為兩全其美之法,

若是在沿海大規模造船,不僅勞民傷財,所費銀兩頗多,且經常遭受海賊襲擾,得不償失,’和中堂一番說辭之後,皇上也就應允了此事。”

永琰聽完之後,深吸了一口氣。

沒想到和珅還有這般見地,但這不知道是大清的福分還是災禍。

他越發覺得和珅是一個難纏的對手,沒想到皇阿瑪能對他言聽計從,想必權勢滔天,若是以後自己登基,不得不留一手防備。

突然感覺自己的老師說得沒錯,不著急一時,對付和珅必須緩緩圖之。

“和中堂所言極是,借洋藩之手的確有利於我大清,他們船隊能夠遠航,必然有所依仗。”永琰算是對和珅的一種妥協,認同他的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