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鄭軒的決定,人群之中議論紛紛,許多人露出悲傷的神色,厭惡,不滿,但更多的是恐懼與無奈。

大量女子禁不住地流下眼淚,一副柔柔弱弱的樣子。若是這時有位正義的男子,肯定會罵鄭軒是一個人渣。

鄭軒沒有理會這幫人,自己可是虧了錢將她們贖買出來,如今卻是這一副德性,真是令人失望透頂。

可當他準備離開時,無意中聽到了“你會遭天譴的!”這句話。

頓時就止住腳步,望著這群哭哭啼啼的女子,忍不住罵道:“你們要是有怨言跟大清說,找我撒氣有什麼用?你們以為來到這裡,就能夠成為人上人?

醒醒吧,在大清你們可都是官妓,未來的路想必比我更清楚。現在這裡有新的路給你們選擇,卻在那裡不滿,難道我們就要將你們當奶奶給供著?真是令人感到失望,

若是不滿找大清去,我可以給你們武器送你們到對岸,讓你們跟大清拼命去。”

最後鄭軒望著這些無可救藥的女子,深深地嘆息一聲,或許應該救的是那些文人士子,而不該救這些女子。

但他一直在顧慮,只讀八股文的書生士子,眼裡只有一大堆條條框框,嚴重阻礙社會發展,與自己的政令有所衝突,所以他到現在也不願意接納。

畢竟之前就有人站出來反對這反對那,就是一副憤青的模樣,說話倒是漂亮,幹活跟狗屎一般。

甚至有一些書生揚言,讓自己成為帝皇,實行如唐宋時期的政策,文人舉高高。

鄭軒可不想與他們分享權力,最多讓他們充當社會監督的角色。因為這些人到達了一定階層,就會成為社會最大的阻礙。並窩裡鬥,最後將整個帝國折騰沒了。

大明可不缺這些無能的書生,最後各種黨鬥給整沒了。

鄭軒要的是實事求是,能夠按照自己政令一絲不苟執行的人。

此時眼前的女子們更是一臉的苦澀,許多人依舊哭哭啼啼,但她們也不敢惹怒鄭軒。畢竟是他出錢將自己贖買,確實有權利對自己做些什麼。

而如今給出了條路,這已經是最好的待遇,卻還有怨言?

如今許多人只是後悔當時為什麼不敢自殺。

“最後我送你們一句吧,‘始信鬚眉等巾幗,誰言兒女不英雄’,我可不喜歡金絲雀,而是喜歡在天空翱翔的麻雀。”

鄭軒最後好言相贈,之後再也沒管這些人的表情就離開了。

而這時站在門外面的王貞儀一臉驚訝,又好奇地打量鄭軒並問道:

“你怎麼知道這首詩?”

“唔……”鄭軒思索了片刻,倒是隨意,“不知道,但印象中有這麼一句話,感覺不錯,於是順口就說了。”

王貞儀還想說:這是自己曾經說過的話,也是自己所作的詩。

可最終也沒開口,露出的一絲微笑跟在他的身旁。這就是被認同的感覺嗎?

“大人,那些女子都是可憐人。”

“可憐的不止她們,這天下的百姓也都可憐,可我沒有這麼多資源贍養她們,最多也只給她們指出一條路,這看她們自己的選擇。”

鄭軒說完轉過頭,瞧著王貞儀心情不錯的樣子疑惑道:“咋了?今天看我發飆,還那麼開心,你不是應該為那些女子感到憤恨嗎?”

“不會的大人,德卿倒是覺得您說得在理。”

王貞儀沒有之前大家閨秀謹小慎微的樣子,動作也顯得輕鬆,彷彿解脫的天性一般。

不過她說的下一句話,差點把鄭軒給嗆道,“大人,請收德卿為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