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一個瘋狂的經濟進攻戰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還想現在有?你當我是神嗎?就連紅毛的上帝或許也沒我快吧……過了這月再說吧。”三叔罵罵咧咧地轉身離開。
鄭軒也無奈地攤了攤手,要是在後世,自己就是甲方爸爸。可在這裡,沒有其他工坊競爭,三叔就是甲方爸爸。
你要也沒用,不要也沒用,工匠就這麼多,技術就是這樣,各種礦料也更是如此。
隨後,鄭軒也心滿意足地看到了蒸汽機。
第一臺基本就是高仿,一模一樣。
第二臺增加了幾個門閥,離心節速器,節氣室,還有儲能氣缸,只是體積大了一半。但節省燃料是沒有什麼問題,至少能提升三成動力,這與萬能蒸汽機很接近。
到了第三臺,體積又縮小到原來的大小,但節氣室,門閥,離心節速器一點也沒少,並進行了大量修改。
這幾個月的時間就搞了三臺。
幾乎是一代代改造出來,一步一個腳印,流程基本結構閱讀記錄在案,之後想要大批次生產也是十分簡單。
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難,無非就是動動腦子。
“你想把這裡改造成什麼?”
三叔重新打量了一下整個工坊。這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佔地也就七八畝,其實也沒多大。
整個工坊也就三四百人左右。
裡面還劃分鍛造坊,冶煉坊,兵工坊,倉庫,如此算來確實有些擁擠。
但這樣卻勉勉強強,只用了三四年時間,看著宜蘭逐漸變大。
三叔並沒有覺得有多不捨,畢竟能用更大的工坊,內心其實多少喜悅。只是這裡如果荒廢,就覺得有些可惜,裡面可是有許多好東西。
水力車,還有人力和畜力驅動的轉動臂架型起重機,龍門掛吊,搬走就有些費力氣,只能留在這裡使用。
鄭軒露出了滲人的微笑,慢悠悠的說道:“打響反清的第一槍,首先我們的經濟要過得去,然後再入侵他們的經濟體系,逐步瓦解大清的根基…
而如今大清最大的根基,就在於這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其實也不完全。打擊的不僅在於小農經濟,還有手工坊,民營資本,官僚資本。讓他們沒法再向大清輸送資金,繳納稅賦,我們要讓大清變得跟明末一樣貧窮…
只有混亂才能讓新興政權活下來,才能讓這片大地佈滿乾柴,才能讓我們這顆星火點燃世界,這就是革命…
所以我打算,將這裡建成全島,乃至於全亞洲最大的紡織工廠,開啟我們的工業時代,也將是我們手中最有力的武器。”
這是鄭軒思考很久的策略。
如今的大清可是乾隆盛世,即便一百年後八國聯軍,放到現在,也不一定打得贏大清,最多也就平手。
而洋人可是有大後方,能夠源源不斷的輸出。
但宜蘭沒有戰略縱深,稍微陷入持久戰,將會萬劫不復。連翻盤的機會都不可能,只能逃到南亞小國,或許結局會更糟。
先哲曾說過,“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19世紀,外國列強入侵大清之時,並非一步而就。
而是依靠海戰,簽訂停戰條約麻痺對方。而後發動金融戰爭,貿易商品傾銷,文化入侵,最終才形成半殖民地的狀態。
若是放到其他地方,像印度,像美洲,基本就已經是殖民地了。根本只需要武力輸出即可,無需搞這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這就能證明,大清依舊擁有頑強的戰鬥力,不能小覷。
三叔看著有些狂熱的鄭軒,最後搖頭晃腦說了一句,“老鄭家淨生一堆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