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軒將一本破破爛爛的小冊子拿了出來,放到唐藏的手中。

唐藏好奇地翻開這本,沒有封面的書瞧瞧。一頁一頁看著,眉頭也開始皺了起來,越來越深,然後合了起來。

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這些日藩也敢妄稱自己是華夏正統?”

鄭軒無奈地點了點頭,“他們已經開始把我們稱呼為韃靼人,這是一個糟糕的開始。最為可怕的是,他們開始標榜自己是大唐華夏正統,大明大清都不是華夏正統,

大明斷了根,大清韃靼人奴役,

他們要繼承豐城吉秀,將華夏印度朝鮮納入版圖,把遷都北京,封分臣民,宣揚自己那一套偽正統。”

他現在多少了解,為何別人當年如此執著華夏,家人幾乎就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

這是從豐城吉秀開始的,明朝幕府時期,入侵朝鮮,東沙島戰役。到了明治維新後,天皇都繼承了在豐城吉秀‘八紘一宇’意志,也就華夏朝鮮印度包括在內之天下。

特別是到了近現代,昭和天皇在《日德意三國條約詔書》提到,“宣揚大義於八紘,以坤輿為一宇,此乃皇祖皇宗之大訓。”

並建造了“八紘一宇塔”,使用這天下每座城池的一塊石頭建築。

明代宮廷雕刻麒麟石、“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唐草紋樣拱門石、長城之磚、綏遠清代高官墓石、南京紫金山上的石頭、蘇州城中的太鼓石、旅順港的封鎖舟之石、華北“三光作戰”紀念石……

一個充滿危險的傢伙,一個喪心病狂的傢伙就出現在自己的旁邊,讓人不禁冷汗直流。

唐藏撐著下巴,“這本書貌似是一本蒙書。”

“你說得沒錯,他們在全國鄉中教育基本都使用這些,所有讀書識字的武士都要學習。我估計整個日藩武士階層,各個高官大名,天皇,都有此類思想。已經是根深蒂固了,這極端的危險。”鄭軒也是憂心忡忡。

“哪裡來的?”唐藏把書還了回去。

“是在日藩武士的手中得來。”

鄭軒把吸完的煙拋到了海里,拍了拍手,接過那一本沒有封面的蒙書。

“不知你們有沒想過一件事,”王中正突然開口,接著繼續神神秘秘地道:“這其實是一個局,咱們都被人玩了,其中也包括紅毛藩,都進了別人的局。”

孫無良疑惑地摸了自己的腦門,“這哪來的局,咱們可曾得罪過別人?別他孃的像個娘們,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我說我說,潑猴兄可真是急性子。”王中正沒好氣地瞧了孫無良一眼道:“知道漢番界的事情除了大清和咱們。日藩也是知道,他們一直窺視這裡,不可能為了幾門艦炮,就把這重要的訊息給賣了紅毛藩,除非……”

王中正打住了,還想要賣一個關子。

“你他孃的怎麼像一個婆娘?說話繞繞彎彎,這太沒意思了,還不如我家婆娘,直來直去。”孫無良鬱悶加無奈,一副想要抽人的樣子。

鄭軒見孫無良賣弄頭腦的騷包樣,也真是醉了,只好將自己判斷說了出來。

“除非他們想要試探我們,因為我們突然冒了出來,讓他們感到意外,想要用紅毛藩實驗宜蘭的實力,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鄭軒在卑南覓社拿到這本小冊子,就開始冒出這般念頭。

別以為這個時期正處於閉關鎖國的日藩非常愚蠢。他們在大清可是有許多耳目,很多都是源於在長期貿易的商人提供訊息。

但更多的是自己的武士,裝扮成倭寇,殺手,劍客打聽而來。

幾乎就把忍者那一套用於發洩在別國身上。

可以說,大明有錦衣衛,東廠,日藩擁有忍者。

雖然忍者在豐臣吉秀之後,大量消失,但幕府還是飼養著一部分忍者自用。

人家的閉關鎖國,只是禁止外來文化入侵。耳朵十分靈敏,實時瞭解世界動向。

就像如今薩摩藩的島津重豪,對教育十分重視,已經開始學習西洋傳來的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