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寒聽了心中一軟,抱拳應道:“尚教主吩咐,晚輩遵命就是!”

尚九天縱聲狂笑,笑罷拾起甲板上的半截短劍,喃喃道:“老夫十年枯禪,功名一節始終不能參破,此次破關而出,不過是放心不下我這操持了一生的基業。我本想將我聖教的未來託付在你楚老弟手中,奈何你楚老弟死活不允……也罷!這諾大的基業,落到別人手中也萬難長久,既然遲早要亡,見與不見俱是一般,俱是一般……”言罷就項上一刎,立時人頭落地。

楚江寒初始心中傷痛,及到推屍入海,裝殮頭顱時,也忍不住揮淚不止。

木劍、譚道淨不辱使命,一面安置幾個漁人歸家,又令大船南下,向宋忠覆命去,船上眾公人見此行又成了這等天大的功勞,各個喜上眉梢不提。

一路向南,楚江寒抱著裝殮尚九天首級的錦盒呆了一路。

譚道淨見狀向木劍道:“浮名浮利濃於酒,醉得人心死不醒。尚九天縱橫江湖一生,臨了也算作是將這名利二字瞧破了……”木劍回道:“尚九天已然身死,是非功過自不必多言。不過他留下的徒子徒孫,如不能處置妥當,必然會遺禍無窮……”

譚道淨接道:“是啊,白虎軍數萬之眾,若真叫他們殺到閩粵一帶,又將會有多少流血傷亡啊!”

楚江寒緩過神來,這才問道:“五哥又怎會到此?”木劍見他開始說話,心下略喜,答道:“手下的兄弟一時不慎,教逃走了一個高手,又恐他將島上鉅變報與白虎軍知,再徒生事變,這才追來。”又向他引薦道:“這位是全真教高士譚道淨道長,相助為兄而來。”

楚江寒抱拳道:“今日若非譚道長,決計勝不了尚九天,沒準我兄弟二人就要傷在他手下了。”譚道淨面色漲得通紅,道:“萬不得已才使瞭如此下作的手段,實非大丈夫所為。”

木劍忙插嘴道:“兄弟可知道白虎軍?”楚江寒回道:“白虎軍乃白蓮教白虎堂堂主上官雄一所創,前翻見過一次,巨船硬弩不計其數,個個都是操舟能手,委實不可小視。至於他們平日駐紮於何處,小弟也是不知。”

木劍與譚道淨聞言搖頭不住,三人又閒談了一陣,巨船揚帆,又向南駛去。

海上風寒,三人卻都不入艙,只在船頭說談。楚江寒經久未見木劍,此刻覺得倍感親切,譚道淨又生性灑脫,三人說談極是舒暢,楚江寒著實釋懷不少。

忽然有一精幹來向木劍報道:“大人,前方有人。”木劍從懷裡拿出了一個金黃的小筒子,一抽足有一尺有餘,單目對準一頭向前望去,道:“看來還不止一人。”又吩咐道:“傳令下去,極速迎上。”那人領了命,不一時巨船似神助般向前躥去。

過了一盞茶功夫後,楚江寒極目之下才看到前方一葉扁舟正盪漾與萬頃波濤之上,不由驚歎那小筒子的神奇。

木劍笑道:“此物乃是西洋人所製造,專作望遠之用,兄弟若是喜歡,拿去便是。”說著將那物遞了過來,楚江寒隨手接了過來,正要把玩,忽見那物一端刻有“大內”二字,楚江寒心中大有不爽,回道:“此乃官府之物,小弟怎敢使得,五哥還是拿回去吧。”木劍會意,隨手接過揣與懷中,笑道:“改日哥哥再另送你一個。”

二人正說談間,那大船已使出老遠,忽聽譚道淨叫道:“快看,是李飛雲。”楚江寒回頭望去,見前方一人獨自划著小舟正朝這邊駛來,身後隱隱還有一舟正在追趕。

木劍又下令加速,大船靠近小舟,三人吃驚之餘亦都疑惑不已,小船之上果是李飛雲,身後不遠處還有一艘小船正在追趕。

楚江寒認出那是白蓮教朱雀堂堂主,尚九天的義女尚鳳儀,忙說與木劍聽,只急得木劍咬牙跺腳,立即高聲叫到:“六弟莫慌,有愚兄在此!”他內功充沛,聲如龍吟傳了老遠。又過片刻,便聽到李飛雲的呼叫:“五哥快快救我!”

巨船使到近前,幾人忙放下繩索拉了李飛雲上船。

只見李飛雲蓬頭垢面衣衫不整,極為狼狽。木劍急問道:“可是那妖女為難你了?”李飛雲臉色一變,搖頭道:“一言難盡……一言難盡吶!都是那姓宋的,害苦我了!”

三人正要問明緣由,尚鳳儀也操舟近前,咯咯一笑,道:“相公,你真就忍心撇下奴家不管嗎?”說著又咯咯作笑,聽得楚江寒三人脊背發麻渾身難受。

楚江寒猛想起那夜尚鳳儀與公雞拜堂之事,一時也不知所云,只搖頭嘆息。

李飛雲怒罵道:“無恥**,哪個是你相公?你前翻害我不淺,如今怎又不知羞恥滿嘴胡言……”尚鳳儀手把雙槳充耳不聞,只看著李飛雲痴笑,待李飛雲喘息之機,笑著搶道:“相公,原來你罵人的樣子也這般迷人……”

李飛雲本能言善辯,見尚鳳儀如此沒臉沒皮,反沒了主意,一時間不知所云,脫口道:“妖女,我身邊這三位一是全真高手譚道長,一是我義兄木劍,一是我義弟楚江寒,他們俱是絕頂高手,你萬萬不是對手,我勸你還是快快逃命去吧!你若依舊不知死活,我只有請他們下手除惡了。”

尚鳳儀本就認得楚江寒,時才又從呼叫中得知了木劍的身份,不想還有個全真教高手譚道淨,忌憚之餘頗有縱舟離去之意。

木劍道:“妖婦,念你有將功贖罪之為,姑且饒你一命,快快離去吧。”

尚鳳儀神情哀怨起來,痴痴地望著李飛雲呆住了,又忽然一整發鬟,縱身一躍居然上了大船。

李飛雲見了直跺腳,又趕忙躲到了木劍與楚江寒身後,一屁股坐到了甲板上叫苦不止。

木劍厲聲道:“妖婦,你若敢胡來,我可照拿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