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不由想起諸兄第的生平遭遇來,自己當年也不是個立志報國的熱血人嗎?造化弄人,有時真也說不清,道不明。

眾人推杯換盞,一直飲到二更時分,小若本就體虛,實在支撐不住,便依著兩個孩子在一旁睡去。

譚道淨見狀言道:“想是來人因事耽擱了行程,我看今夜是不會來了,咱們也得歇息片刻,也好養精蓄銳,應付強敵才是。”陸雲漢點頭稱是,當下陸、譚二人就地打坐,運起玄功來,張繼也靠在小若三人邊上睡下,不一時便入了夢鄉。

也不知過了多久,張繼忽聽得洞外腳步匆匆,起身正欲檢視,陸、譚二人也發現了動靜,二人齊刷刷先了張繼一步搶出洞去。張繼耳目何等了得,聽出洞外卻只來了三個人,便輕步移到洞口,卻不出去,只在揹人處暗暗觀瞧。

只瞧見三個粗衣的壯漢站在洞口,顯然是有意喬裝扮作了農人,張繼心下暗暗敬佩:錦衣衛果然了得,比起俞帥賬下的軍士來,可真是天上地下。

中間一人豹頭環眼,虯髯濃眉,左右兩邊卻是兩個白麵年輕人,那人走上前來,抱拳躬身道:“二哥,一別多年,倒教小弟好生掛念啊!”言語間卻是飽含深情,沒有絲毫做作。陸雲漢回了一禮,接道:“當年我確實有愧與大哥,有愧於眾兄弟……”話到此處,竟然停住了。

來人哼了一聲,語帶怒氣,緩緩言道:“今日小弟來此,一是為請二哥出山,第二嘛,確實要替眾兄弟問問,當年你侮辱金蘭義氣,究竟有沒有愧意?”陸雲漢放聲笑了幾下,回道:“當年是我有錯在先,你要打要罵我自然無話可說。可這出山一事嘛,我非但不能答應,便連諸位的決策,我也是一萬個反對。”言語間甚是堅定。

來人言道:“大哥吩咐過了,要小弟無論如何,也要請二哥回去,實在不行用強也可。”說話間只一擺手,左邊一個甩出了一條鎖鏈,張繼一眼便瞧出,這正是當年鎖過自己的“縛妖索”。

來人接著言道:“此次大哥身邊確實需要人手,至於當年之事,時過境遷,斯人謝世,咱們兄弟之間,哪裡還有什麼恩怨可言呢?”

來人正是金掌陳璋。

陸雲漢嘆了口氣,言道:“三弟啊,我不肯隨你去,實在不是因為妙樂與大哥的緣故,而是我當真認為,你們的計策太過冒險,一旦弄巧成拙,後果不堪設想啊!這等愚蠢之事,哥哥我決計不會參與。”

陳璋言道:“你既已洞曉天機,小弟只得動粗了,等見了大哥,您出山與否,咱們再作計較。”說完喊了一句:“動手!”身邊兩個大漢早就一左一右,向兩邊躍去,三人擺了個三面包圍的陣勢,把陸雲漢和譚道淨圍當心。

陳璋低吼一聲:“得罪了!”縱身一躍,一掌徑直劈向陸雲漢,只見陸雲漢沉氣灌勁,就是一招“右挑臂左掌”,二人一交掌處,各自身軀一震,後退數步。

一邊張繼心下一驚:這二人出手間各都是上乘的精妙武功,看來當真是當世一等一的高手了。

這位陳璋所使得斷魂掌張繼不能識得,卻能瞧出其看似平實無奇,實測精妙非凡。而陸雲漢所使的拳法自己認得,乃是“峨眉通背纏拳”,傳聞為東周時期司徒玄空耕食於峨眉山中,與靈猴朝夕相處,得其啟發創了這套“峨眉通背纏拳”,或以為乃是峨眉武學之源泉。

只見陸雲漢手如三春楊柳,步如風擺荷葉,出手似閃電,發力如雷霆,靜如處女,動若脫兔,八八六十四式使開,大有仙猿之靈活與剛猛。時而拳時而掌,時而挑時而劈,步法與拳法配合,張繼大開眼界,忍不住讚歎其精妙絕倫。

再看陳璋,一雙肉掌與陸雲漢如此精妙的拳法鬥在一處,足足一百多回合絲毫不見敗相,其掌法實而不華,似拙實巧,竟然達到了武林中返璞歸真的境界,只怕當世的高人,還沒有幾個能有如此的境界。

陸雲漢一手六十四式通背纏拳,隨意變化,時而“上步穿花掌”,忽又變成“回身鏟錘”,腳下踩著步法,轉眼又成了“管腳推磨手”,當真一氣呵成,陳璋見招拆招,出手間也暗含上乘變化,轉眼也鬥了二百回合了。

一邊的譚道清眼見陸雲漢不能取勝,大喝一聲:“我來助你!”,只見他雙足分開紮好馬步,雙掌合十抱於胸間,忽的伸手右手兩指併攏,大喝一聲:“招!”,兩丈開外背上長劍竟然脫鞘而出,劍吟處寒光一閃,一柄寶劍直取陳璋。

陳璋見狀一掌震開陸雲漢,側身一讓,竟然避開了一劍。這邊張繼更是吃了一驚,看來這世間當真有這等精妙的御劍之術,神女洞所見的兩人,怕是出自全真派了。

陳璋閃在一邊,哼了一聲,說道:“看來你是得了雲陽老道的真傳了!”言罷大喝一聲,又搶上前去,與二人鬥在一處。三人各使神通,轉眼又過了三十回合,張繼在一旁絲毫瞧不出雙方的破綻來,再看看那兩個壯漢,只是各站一方,手扶腰間寶劍,正在全神戒備,卻也沒有絲毫助戰的意思,分明是對場上的陳璋抱有極大的信心。

就在張繼稍微分神之際,忽然聽見有人吃痛一腳,再看時,陸雲漢一個踉蹌,後退了幾步。

陳璋搶上前來,一掌劈來,譚道清撤劍換掌,左臂輪圓擋了一掌,卻被震的手臂發麻,胸中氣閉一陣眩暈,撲騰騰倒退了數步。

陳璋眼見接連得勝,又舉掌向陸雲漢劈來,陸雲漢慌忙遮攔已是來不及了,當下側身一閃,避開要害,打算用肩頭硬接下這排山倒海的掌力,如此一來,勢必也要身受重傷。

張繼眼見不妙,閃出身來腳蹬石壁,輕飄飄滑到陸雲漢身前,單掌相迎,接下了陳璋一記斷魂掌。

陸、譚二人趁機站起身來,旁邊兩名大漢見狀齊刷刷走到陳璋跟前,向著陳璋齊聲道了句:“師父?”似是在徵求意見。

陳璋一口氣緩了過來,打量了張繼一二,面色微變,繼而又冷冷地道了句:“張二俠不去相助金刀、木劍二位總捕頭,何故來此啊?”張繼聞言一驚:怎麼此人也知道我們弟兄的約定呢?

陳璋哼了一聲,冷笑道:“只怕張二俠著了人家的調虎離山之計吧?”說完乾笑三聲,分明是在嘲諷。

張繼經此一說,暗叫不好:真教此人給說對了,我此番遭遇,果真是又中了那一干歹人的算計,萬一誤了眾兄弟的大事,可教如何是好啊?心中思量口上不語,一時間竟然沒了答對。

陳璋又道:“張二俠果真要插手我錦衣衛之事嗎?”張繼抱拳回道:“我觀這位陸兄乃是當世高士,所言所為定有道理,在下斗膽,請兄臺行個方便,就不要難為與他了!”

陳璋雙目緊閉,又抬頭望天思忖良久,繼而張口道:“也罷,兄弟我這就回去交令便是。”又抱拳對陸雲漢道:“二哥,自你走後,眾兄弟都是十分想念,往日恩怨早就不放在心上了,你若還想念眾家兄弟,就請抽空來京師瞧瞧大夥兒。”說完從懷裡摸出一袋銀子,隨手放在一塊巨石之上,緩緩言道:“終南山你還是別再待了,兄弟一點意思,二哥千萬收下,到別處置些家當吧。”又躬身鄭重地言道:“二哥你知曉天大的秘密,還希望以大局為重,勿要保守才是!小弟還是覺得二哥你回到錦衣衛才能安生,若是繼續飄泊江湖,我們兄弟能放過你,只怕上面有人會不安心吶!多事之秋,萬望珍重!”

言罷轉身帶了二人要走,忽又回過頭來,對張繼抱拳道:“張二俠一事,在下已然有所耳聞,在下有言相告,還望莫要怪罪!”張繼客客氣氣回了一禮,道:“請陳兄賜教!”

陳璋言道:“張二俠與眾位兄弟的約會,在下也是局中之人。張二俠若要與夫人解毒非得去少林寺不可,倒時還望張二俠在少林寺多留幾日,到時候只怕二位總捕頭會有大事託付,在下言盡於此,萬望珍重!”

言罷領了二人揚長而去,陸雲漢當下言謝不已,張繼心下卻焦急起來,恨不得當下便趕往少林寺。

翌日清晨,眾人早早收拾停當,陸雲漢則坐在亡人墳前整整半夜,臨行前對著張繼言道:“張大俠若不嫌棄,在下原陪同一起前往少林寺!”張繼自不拒絕。

陸雲漢只收拾了一把古琴,幾支洞蕭,當下和譚道淨一人一個,背起子宣紫妍,隨著張繼下了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