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手道人隨即昂首言道:“吾非別人,乃是崆峒派派的鐵手道人是也!我來問你,你是我崆峒派哪位師兄門下?”

座上再次譁然,謾罵之聲誇讚之語各自有之,謾罵者言崆峒山門徒好勇鬥狠毫無規矩可言,誇讚者卻說這崆峒門下果然了不起。

那少年問得此言臉色大變,慌忙附身下拜,口稱師尊,道:“弟子楚寒江,不知師尊仙駕在此,妄為造次,伏祈恕罪!弟子是紫陽真人門下,近日課滿下山回家,路經此處,這才,這才......”

耳聽得是初出茅廬的崆峒後學,峨眉山千手劍歐陽嶽面色一紅,低下頭去。他與師妹二人新近成名,正是春風得意,不想今日栽在了崆峒派無名小子手上,日後傳出江湖,可就面上無光了。

得鐵手道人呵斥道:“剛剛下山,就在此爭強好勝,紫陽師兄就是這麼教你的嗎?還不快向峨眉山兩位師兄賠罪!”

那楚寒江聽了本門師長訓斥,也低下頭去,躬身便是一禮。歐陽嶽亦是兩耳發紅,支支吾吾不知所答,極為尷尬。倒是身邊的那百臂鉤拱手還禮,眉眼間倒多了幾分嬌羞。

這座上玉簫劍看在眼裡,不由在心底暗暗讚道:“這沈秋月倒著實了得!”若非方才一擊,倘教那少年空手接去飛鏢,這峨嵋派今日可要顏面掃地了。此刻這女子卻又落落大方,不失名門之風,真是巾幗不讓須!

一場鬧劇作罷,小樓裡復又恢復如常,那楚寒江左右沒趣,匆匆別過諸人,離了客棧。

卻說這少年楚寒江,祖籍江南,自幼隨父母做生意來到長安。

筆者有必要說明:這楚江寒的父親,正是當年彈劾嚴嵩反而獲罪的楊文泰的知交,楊文泰生有一女,早與這楚江寒訂了娃娃親。

當年楊文泰獲罪造難,訊息傳來,楚江寒的父親卻早已經離世。留下孤兒寡母難以經營,這生意也日漸凋零。

楚江寒九歲那年,一日家中來了個遊方道士,見了這孩子便說根骨奇佳,將來必有作為,便要將他帶上崆峒山授他武藝,楚母知那道人並非凡人,便狠心讓他離家學藝,這一去便是十二個寒暑。這孩子卻也踏實,其間偶有回家,看過母親,便匆匆收拾換季衣物,復又回山。

單說這一日早課方罷,師父紫陽真人便叫他前來,說是師徒緣分已盡,命他即刻下山,並囑咐要他好自為之。楚寒江跪在師傅門前一連三日,苦苦哀求,師父卻是理也不理。知道師父心意已決,楚寒江卻是連隨身衣物也沒帶,徑自下山去了。

這楚江寒一路上馬不停蹄,沒幾日便來到家中,但見家中無事,母親康健,倒也開心不少,卻只回稟說自己業已藝成下山,回來侍奉母親,楚母自然高興,當下殺雞煮酒,忙的不亦樂乎。

才過沒幾日,這天晚飯剛罷楚母便將兒子叫到跟前,開口言道:“我兒二十有一了,當年你爹爹在你這歲數,孩子都一歲了,這些年你上山學藝,娘也沒幫你張羅,如今你已學成歸來,自該成家了。只是這其中有一事,倒教為娘好生難辦!”

楚江寒欲要張口相問,然婚姻大事,歷來父母做主,自己雖深山十數載學武,老師卻也不曾多管,道家典藏卻從未看過幾卷,只是母親讓讀的聖人書卷,倒是常年夜讀,關此人倫孝道,自不必開口多問。

楚母見孩兒不敢多問,便走進裡屋捧出一個寬月二尺的盒子,中有一物,徐徐展開,竟是一副畫,畫中是一女子正在撫琴。江寒雖不識丹青,卻也覺得這畫中女子有種說不出的可愛。

楚母言道:“你爹爹生前雖是布衣,卻樂善好施,記得有一年你爹爹在京城跑買賣,路遇一姓楊的書生被歹人搶劫盤纏,身無分文,疾病交加,你爹爹便賙濟與他。其後幾年,我與你爹爹在江南卻又碰到他,不想他已皇榜高中,作了御史,這才知他姓楊名文泰,又與你爹爹是同鄉。你爹爹平素也好弄些詩文,一來二往他們卻成了好友。那楊家無子只有一女兒喚作小若,你爹爹便給你定了娃娃親”。

楚江寒面上一紅,問道“娘,這事兒我怎麼不知道?”

“你那時候才多大呀?後來你爹爹過世後為娘便和你在西安住下了,往來自然就少了。後來楊家得罪了朝中什麼人,楊文泰被當街斬首,楊家男丁俱被流放,女眷一律充作了官妓!”

江寒聽得大驚,半晌無語,又不禁問道:“那她?……娘,這畫中人又是誰?”

楚母嘆口氣,緩緩說道:“你上山學藝不久後,楊家託人捎來一封信和這副畫,畫中的女子,應該就是小若了!為娘當時顧不過來,便將書信當場燒了。不想未過兩月,城中便盛傳楊家遭災,此後就再也沒有訊息了”言罷一陣嘆息。

江寒道:“娘,那他們定是遭了災了”

只聽得楚母振色道:“兒啊,你說倘若這畫中人尚在世,你娶是不娶?”

楚江寒不下思索,立即答道:“即是爹爹有約在先,怎能失義。”

“不可!”卻聽得楚母拍桌而起。

“你爹爹生前雖是布衣,卻也知詩書、重名節,若是這小若還在世,定然早被充了官妓是個風塵中人,你如何娶進家門?豈不是要給你爹爹蒙羞,給我楚家祖上蒙羞?”

楚江寒欲再言,但見母親發怒,哪裡好敢多張口?隨沉默不語。

但聽得楚母復言:“兒啊,為娘要你去趟江南,這楊文泰一家雖沒了,可他在江南還有個結義兄弟,本在湖廣承宣布政使司當差,姓葉名開,後因楊家之事,棄官不作,為娘已經託你師門中人打聽過了,現就住在四明山三賢莊,你只需將這副畫送到,言明婚約取消,也不失了咱們楚家義氣!”

楚江寒侍母極孝從不忤逆,當下只得聽從。母子二人商量停當,楚江寒卻是一夜未眠。次日楚江寒辭了老母,便由打西安出發,直奔四明。

這一去,便引出一段江湖奇事,武林風雲,且聽筆者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