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萬事俱備等人來(第1/3頁)
章節報錯
上午八點,林陽來到了醫院。
昨天晚上他已經和谷魏攸透過氣,谷魏攸答應為林陽租借十八樓的特殊用途診室使用,條件是必須寫一份病例報告。
林陽不由得有些頭疼,果然,在預設成為谷主任的學生之後,就需要做一些規培範疇之外的事情了。
病例報告是醫生處理病人過程中的詳細記錄,包括高畫素的照片和詳細診療過程等等。
作為一種記錄臨床觀察的方法之一,病例報告能及時提供有價值的資訊,特別是關於罕見疾病的資訊。
一份份的病理報告不僅對知識庫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還有助於為研究人員自己的出版履歷加分。
有時候一份優秀的病例報告,通常會成為行內人競相欣賞的標杆。
牙齒美白其實並不是什麼罕見病例,也不是什麼高難度操作,谷魏攸讓林陽寫病例報告的目的昭然若揭——考察並鍛鍊林陽寫文章的能力。
規培培養的是臨床操作能力,和寫文章這種事情完全不搭尬。
但是!寫文章卻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必備技能,尤其在這種高層次院校,寫一篇好文章是畢業的最低標準。
在此便不多贅述什麼SCI、影響因子……什麼
atu
e、柳葉刀了……大概說一下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和結果吧。
在“科研是臨床醫生的基本功”和“以科研促臨床”的意識越來越普及的當下,臨床科研工作被賦予了極其重要的地位。
說白了,醫學研究生和博士除了學習基本的臨床操作以外,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習如何做科研,如何寫文章。
科研氛圍和科研成果往往成為區分醫院質量與競爭力高下的最重要的尺碼,也是考評醫生水平高低的關鍵指標。
極端點說,一位醫生醫術極好,得到所有病人的認可,但是沒有文章的話,也不過是業內一個低水平醫生。
相反,如果一位醫生各種高質量文章傍身,無論他的臨床技術如何,他在業內的職稱和名聲一定會比前者高几個檔次。
對這種現象我們不予置評,但這種目標導向下所導致的結果,就是醫學界大量的水文章和造假論文的出現。
甚至有一位醫學界大佬,專門以抨擊同行的造假論文爆火出圈,所有人隔岸觀火,欣賞不斷上演的撕逼戲碼。
不可否認這是一種畸形制度,但也是國家快速發展過程中的無奈之舉,最終受苦的還是底層的醫學生和年輕醫生……
林陽就有點頭痛,他不想讀研究生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不想寫文章。
身為一個小牙醫,他覺得自己給病人解除痛苦,再給自己帶來成就感就已經足夠,何必去寫那些高深到根本看不懂的東西?
林陽心中苦澀,該死的孫小蟲啊,為了你,我的頭髮又不知道要掉多少了……
坐了一會兒,見張鶯鶯換好衣服出來,林陽趕忙走了過去。
“鶯鶯姐,今天能不能幫個忙?”林陽悄悄地對著張鶯鶯說道。
張鶯鶯聞言有些訝然,見林陽如此,她扭頭看了看周圍也小聲地道:“要做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
“……”林陽白眼一翻,這一天到晚想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