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哼著莫名其妙的旋律走出了科室,踏上了他購買飯菜的道路。

其實無論張鶯鶯和林陽的賭局誰輸誰贏,他都會主動去購買午飯,算是為林陽接風洗塵。

在林陽不在的兩週裡,他才體會到林陽能力的卓越高超,才真正想清楚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

尤其是今天清晨的一幕,更讓他印象深刻。

剛到科室的他一如往常慢悠悠地晃盪到休息室,想給自己倒一杯熱水,不料卻在門口聽見了開完早會的谷主任和鄭護士長的對話。

對話內容大致如下:

“林陽一定要緊緊捆在我們科室,有什麼條件都儘量給他創造。”谷主任的聲音不大不小,但語速卻不如以往那麼快。

“他本來就是我們科室的呀!”鄭護士長似乎在燒水,傳來陣陣收拾器物的聲響。

“哼,現在形勢不同。他這幾天在外科,跟著做了幾臺手術,謝宏昨天就已經在求院長每年多給一個碩博連讀的名額了。”谷魏攸語氣似乎不太好。

“啊?給林陽嗎?”鄭護士長有些訝然,音調往上生了一個檔。

“還能給誰?謝宏這老小子好幾年都沒評上院士,肯定是存了讓林陽幫他評上院士的心思,一聲不吭就已經開始佈局,真是個老狐狸!”

張華聽見谷主任這句話默默吸了口涼氣,這是兩大主任的無聲博弈,就為了爭林陽一個規培生?

“林陽門診是乾的不錯,什麼病人都能搞定,但是他做手術也那麼厲害?”鄭護士長猶疑的問道。

“厲不厲害你問問手術室的張豔麗就知道了,她幾乎每次都在跟臺。”谷主任頓了頓,又唏噓道:“聽了幾十年北都和魔都的各種天才,現在富州好不容易出來一個,怎麼樣我都得抓住機會。”

“你也搞個碩博連讀吧,小林總歸和我們熟。”鄭護士長開始出主意。

“再說吧,無論怎麼樣先把林陽鎖在我們科!”谷魏攸一錘定音,開水壺的熱水正好燒完。

門外趴牆的張華見有護士正在往這邊過來,於是故作鎮定地走進了休息室……

他知道谷魏攸看重林陽,卻沒想到是如此的看重。

不過轉念一想,如果他有一天坐到主任高位,看到這種年輕才俊的醫生,估計也會忍不住重視。

這是沙子裡掏出來的金粒,怎麼珍惜都不為過。

按照前兩年的統計來看,全國每年大概有八十萬的醫學生畢業,最後真正成為醫生的卻不到十萬人。

看似國家的醫療環境還處在亟需補充生力軍的階段,實則容納度卻已然疲軟。

所有的醫學生畢業想要進的都是三甲級醫院,但三甲級醫院早就被上面大量的博士生和極少數研究生把握得死死的。

對醫院而言,實習生和規培生就像一次性筷子,廉價又方便,都是消耗品,來來去去地流動,走一波又換一波,維持著醫院的執行。

但是,考試永遠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只是大環境下的最佳選擇。

當一個天資和能力都上佳的人才送到自己眼前,管他實習生規培生,還有什麼好猶豫和糾結的?

尤其是谷魏攸和謝宏這種經歷過社會不同階段的老主任,更把所謂的社會公平看得很淡,存有培養人才心思的主任從來考慮的都不是那白紙黑字的分數。

他們這些老人,以前哪個不是手把手被自己的師父帶出來的?分數?考試?那是什麼玩意?

只要林陽能留下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了,只要不走歪路,必然又是一個評院士的潛在人選。

他谷魏攸說不定在合上眼之前還能親自帶出來一個院士,他自己這輩子是評不上了,但是學生評上不也是牛逼轟轟?

張華已經充分搞明白了自己的水平,所以他定下了自己三年規培的總方針——抱大腿。

不出意外,林陽必然就是谷主任的掌中寶了,一飛沖天絕對指日可待。

狠狠抱住林陽此時還不算太粗壯的大腿,能學多少學多少,能跟多久跟多久。

指望科教科安排,指不定給他安排到什麼坑人的主任,但是跟著林陽,他絕對能以飛快的速度進步。

至少這段時間,他已經感覺到了自己長足的進步。

張華邊走邊腦海裡滴溜溜轉著,腳步倒是越發輕快起來。

本來還煩躁著張鶯鶯的要求有點過分,需要他提前跑出來排長隊買“萬里香”,現在一想他似乎也感覺不到累了,反而動力十足……

鏡頭調轉,就在張華去買飯的時候,林陽接診了今天最後一個病人。

是一箇中年婦女,一身樸素打扮,頭髮束成一根長長的馬尾吊在身後。

林陽方才注意了資訊介面,這位婦女48歲,姓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