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頜骨骨折的命名,由來……好像是一個法國人命名的,Le fo

t就是他的名字。”

林陽隨口答道,一個名字有啥好討論的?

“是了,你們看看,多和林陽學一學,我們身為一個醫生,不光光要把專業知識搞懂,最好能全知全能。”

現在大多數學生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實很多知識背後都有豐富的故事。

謝宏對林陽能答出來已經不意外了,眼前的年輕人給了他太多驚喜。

但是更大的驚喜是此時此刻的手術。

年資低的醫生第一次和主刀配合時,一般都會畏手畏腳。

一方面是緊張導致的拘束,一方面是不適應主刀習慣所致的擔憂和不自信。

每個主刀醫生都有他特別的習慣,有的對切口要求高,有的對視野要求高,有的喜歡沿著標記線做切口,有的切口隨心所欲……

因此,第一次配合時,一助們大多化身提線木偶,除了基本操作之外,剩下的操作都是主刀說一句,一助就做一下。

有時遇到細節操作還有可能主刀說好幾句,一助才敢做一下。

可此時此刻,謝宏卻完全沒有開口提要求的機會。

謝宏對面的林陽似乎變成了他腦子裡的絛蟲,他腦袋剛想做什麼,林陽的便已經完成相應的準備等著他了。

這是傳說中的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啪。”謝宏拿著止血鉗敲了一下術區中的某隻手。

“認真點,出血及時去吸,視野清晰點,別每次等著林陽拿血管鉗夾!”

謝宏瞪了一眼正拿著拉鉤和吸引器的汪泉,罵道。

汪泉急忙道:“好,好。”

汪泉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誤,血液過多影響了術野。

難道是太久沒站在二助的位置上,他一時有些生疏了?

今天這是為什麼?他一個堂堂主治居然連一個二助都做不好……

骨折復位一般順序是從上到下,此時切口已經盡數切開,謝宏開始做眼瞼的兩道小切口,用於輔助眶骨的骨折固定。

“持針器,帶圓針4號線。”

謝宏剛剛開始切,林陽就預判到了什麼,伸出手向器械護士拿東西。

器械護士看了一眼這位一臉認真模樣的帥哥,壓抑住好奇,輕輕將一把帶著針線的持針器拍到了林陽手裡。

手術採用經眼瞼結膜入路。

謝宏剛切開,林陽就出手了。

圓針以輕巧而迅速的力度於上下眼瞼內側皮緣處穿過,各縫牽引線,用於上下牽引暴露切口。

所以林陽拿針線的作用是為了牽拉開切口,從而擴大術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