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人家是北都大學高材生,張老師你放心。”汪泉在旁邊說道。

張老師依舊一臉的不信任,說道:“你先別穿,等會兒他要是消不好你又浪費我一件無菌衣。一套無菌衣消毒打包算下來要十多塊錢呢。”

汪泉聞言有些無奈,只得對林陽投以抱歉的眼神,然後舉著手在旁邊站著。

沒辦法,手術室很多時候不是主任說了算,是巡迴護士說了算。

只有每一個人都各司其職,做著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工作,才能保證手術室,甚至醫院的順利運轉。

“沒事,麻煩張老師您幫忙看看,有什麼不對的就說。”林陽倒是不在意,輕聲說道。

他早就習慣成自然,都是從學生過來的。大部分學生第一次進手術室都是先遭到巡迴護士老師的教育。

有許多狠話醫生不好說,這時候護士就大包大攬地承擔了這項任務,棍棒底下出才子。

林陽淡定地虛架著手,拿起消毒盤和卵圓鉗開始消毒。

這個是一位女性病人,左側顴骨骨折,由上頜前庭溝切口入路。

也就是從口內嘴唇內部切開,然後直通顴骨部位進行骨折的復位固定。

這種切口入路的好處就是在口內,屬於骨折復位手術中的微創型,縫合之後完全看不出傷口。

最大的難點是手術視野不大及可能損傷眶下神經,手術操作有難度。

一般只有經驗豐富的醫生才做這種切口,沒有把握的話,很有可能下不來臺,然後又老老實實做冠狀切口。

傳統的冠狀或半冠狀切口要在額部留下一道長疤,對病人容貌的影響很大。

消毒其實很簡單,把握消毒範圍和消毒方式即可。

巡迴護士張老師特地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叉腰坐在圓凳上看著林陽消毒。

心中的消毒界限很明朗,上界是面部眶上緣,下界是頸上線,兩側消至耳前,再加上全口。

林陽動作迅速熟練,又絲毫不留白,很快就更換了卵圓鉗做完了最後一遍消毒。

然後又一刻不停地接過了器械護士手裡的小單和中單,迅速完成包頭、鋪單。

那邊坐著的巡迴護士這才不再嚴肅,默默起身又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汪泉對林陽投去一個“為你點贊”的眼神,然後開始穿無菌衣。

手術衣穿裡面,無菌衣套外面。

無菌衣也有其獨特的穿著方式,醫生在著裝時衣服不能觸碰到周圍物體,同時身體不可觸碰到面對術區的那面。

不過這些都對於兩人就很簡單了,三下五除二就準備就緒。

兩人正在穿手套,手術室的門開了,四五個學生結伴走了進來。

“你們要看都站著看啊,別又把我的腳蹬和椅子拿去坐!”

巡迴護士張老師的嘮叨永遠不會遲到,學生們一個個都急忙點頭稱是。

林陽和汪泉穿好手套,汪泉站對位,林陽站頭位,兩人開始做術前準備。

今天的手術,汪泉是一助,林陽是二助。

沒什麼玄虛的,主刀自然是謝宏主任。

“你們來的時候看見主任了沒?”汪泉對著站著的學生們問道。

“看見了,在休息室和吳主任一起吃橘子。”一個學生扶了扶眼鏡說道。

汪泉白眼一翻,扭頭對巡迴護士道:“張老師,給我們凳子吧,沒十分鐘下不來。”

張老師聞言也是嘴裡嘟嘟囔囔了幾句,然後給汪泉和林陽屁股後面都塞了個圓凳。

不同於其他手術,因為手術位置的關係,口腔頜面外科還是經常能坐下的。

“吳主任是個話癆,不聊上十分鐘結束不了。”汪泉對一臉疑惑的林陽解釋道。

林陽默然無語,沒辦法了,坐下等主任吧。

其實這種手術算簡單的,汪泉完全可以自己開始做切口動手。

但是出於對主任的尊重,以及傳承有序的潛規則,兩人只能老老實實等大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