苒青盛家所在的地方是楠城的一個偏遠的區。

據說當初楠城市內是不想要的,覺得這個區會拖省內經濟的後腿。

但後來涉及到城市規劃的問題,三環外的高速公路得從這個區中央穿過。

所以這個區也自然地成了楠城的一份子。

經濟狀況不怎麼樣,人均工資也就不到2000塊錢,消費也很低。

原本位於市區的重工業還有一些紡織廠遷址搬到了郊區,大量的失業下崗在家的農村中年人和婦女在這裡再就業。

開車從公路上駛過的時候,就能看見一座座鋼鐵山峰拔地而起,濃郁得像是雲彩一樣的煙霧從煙囪裡流出。

連帶著還有幾所獨立院校,也就是民辦的三本搬到了這裡。

畢竟,隨著城市化程序不斷加快,市區的土地可用面積越來越小,地產商的拿地資本也越來越高。

每到夜晚的時候,這些民辦學校的周邊,就會出現成排的流動攤位。

煎餅果子、烤串、冒菜、烤紅薯……應有盡有。

傍晚閒來無事,蘇松屹就跟著兩個姐姐來這裡逛了逛。

放假了的學生,三三兩兩結伴走在一起,很是吸睛。

雖然穿著好看,但都是來自小鄉鎮和農村地方的姑娘。

這種感覺很微妙,難以言說。

她們中的這些人,上高中的時候仍然保持著純真與樸素,就像粗野的璞玉。

到了大學,就會開始模仿同齡人化妝打扮,穿上了和城裡姑娘一樣的衣裳,漸漸擺脫了土氣的標籤。

但是,不管衣服穿得多麼時尚新潮,鐫刻在骨子裡的東西總是改變不了的。

家庭貧窮的孩子,很難變得自信。

“臭狗,那邊好幾個女生在看你呢。我猜她們想要找你要微信。”

胖丁咬著一個煎餅果子,朝一旁賣炒飯和烤腸的小攤努了努嘴。

蘇松屹下意識地側過臉,正好迎上他視線的女孩子,目光一陣躲閃,迅速地別過臉。

一正在吃臭豆腐的女生,也有些害羞地背過身。

“你別看了,人家吃東西呢,會讓人家不好意思的。”

閔玉嬋將那些女生的小表情盡收眼底,笑著拍了拍他的胳膊。

蘇松屹不動聲色地收回視線。

在身後不遠處的地方,幾個女孩子圍成一團。

一個咋咋呼呼,嗓門很大的女孩率先開口說話了。

“唉,看到那個小哥哥了嗎?哇,好帥啊。”

她壓低了聲音,一邊偷瞄蘇松屹,一邊姐妹們商議起來。

或許是因為她本身嗓門就大,又或者是沒有小聲說話的習慣。

總之,蘇松屹和兩個姐姐都能很清楚地聽到她在“大聲密謀”。

“石頭剪刀布,誰出的不一樣,誰去要微信!”

“怎麼樣?玩不玩?”

“有啥不敢的啊。”

那姑娘大咧咧地道,順便用眼神暗示了一下兩位朋友,最後指了指一旁不怎麼說話,個子瘦小的女孩。

“桂林,一起來玩吧。”

“啊?”

那女生懷裡抱著一個倉鼠玩偶,抬起頭有些懵懂。

“石頭剪刀布,誰出的不一樣,就去找那個小哥哥要微信。一起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