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李二捨不得放宮女出宮,全都是假的!

端木天四十五度角望向天空,兩行滿是悔恨的淚珠落下……說好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呢?結果全是套路!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其實李二並非捨不得放歸宮女,而是擔心皇家聲譽受損。

前隋時,宮中也有過放歸宮女之事,但許多宮女在出宮之後生活落魄。

出宮宮女, 能嫁作他人婦的並不多。

原因無他,蓋因這些宮女年齡太大。

雖然在後世,三十五六歲的大齡聖女比比皆是,四十五的志林姐姐都能嫁人。

但在大唐,十幾歲成親才是正常的。

三十五六歲,不少唐人女子在這個年齡都當上了奶奶。

讓一位在世人眼中“奶奶輩”的宮女嫁人,這實在是太為難人了。

即便那些順利嫁人的,也大多隻是嫁給了鰥夫。

而且這些宮女, 畢竟出自皇宮,見慣了榮華富貴,又有幾人願意下嫁到普通農家之中,去做一名普通農婦?

即便是商賈之家,她們也未必願意,更何況即便有人願意娶,卻也只是因為其出自宮中的身份,想納回家為妾。

所以,雖然宮女們期盼出宮,卻也害怕。

前隋時,甚至不少宮女出宮之後,因為缺乏生計來源,最後淪落去當妓家的,也不在少數。

若是李二放歸了宮女,最後宮女卻變成妓家,那他的面子往哪裡放?

有官員進奏, 請求放歸宮女後, 李二猶豫半晌,最終想到了端木父子。

這對父子, 屢屢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辦法,總能以最恰當的方式解決問題。

要妥善安置宮女,這種小事李二自然不會去麻煩老爺子,於是端木天便成了最佳人選。

只是李二也知道端木天這貨素來懶怠,若是不用點手段,這貨肯定又會推三阻四,所以他才故作不情不願,又特意讓米拓安排一些上了年歲的宮女入殿服侍,博取端木天同情。

結果端木天就這般傻乎乎的跳入了他的坑裡。

事到如今,端木天即便心中罵娘,卻也無計可施。

還不等他躬身領旨,李二便朝米拓招了招手。

米拓立即會意,上前展開一封敕旨,對端木天宣讀起來:“門下,婦人幽閉深宮,誠為可愍。灑掃之餘,亦何所用, 宜皆出之,任求亢儷。著光祿大夫柱國萬年縣郡公衛尉寺卿國子司業端木天, 遴選出宮婦人……”

李二是一點沒給端木天后悔的機會,連敕旨都提前準備好了。

端木天除了躬身領旨外,也沒其他話可說了。

不過他更是在心中暗暗埋怨老爺子,居然不與他提前通風報信。

敕旨即明清兩代的聖旨。

依照唐律,李二這位皇帝要頒佈敕旨,須得召來中書省官員擬定文書,而後送去門下省稽核,再由皇帝畫日,而後再發完中書省、尚書省依次走流程。

總之,步驟繁瑣,手續麻煩。

而老爺子身為尚書省左射撲,不可能沒有看過這份敕旨,他也同樣需要對敕旨簽字畫押。

坑爹……哦,是坑兒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