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禁軍十二衛(第2/2頁)
章節報錯
“故而臣請陛下應允此事,在國子學中進行軍訓。”
華夏古代軍中訓練,主要練的便是佇列,這也是最基礎的訓練內容。
佇列練不好,軍陣就容易亂,其結果就是自相踩踏。
據說靖康年間,兩千宋軍遭遇十七名金國騎兵,結果卻是慘不忍睹。
十七名金國騎兵一分為三,以七騎居前,各分五騎為左右翼,且馳且射。
結果宋軍軍陣大亂,互相踩踏、傷亡近半,丟臉丟到姥姥家去了。
所以歷朝歷代,軍中訓練,首先練的便是軍陣佇列。
對於端木天的奏請,李二有些不置可否,便看向百官:“端木愛卿奏請這事,諸公如何看?”
百官互相看看,也不知該如何回答。
倒是老爺子站出列來,很難得的對兒子表示了支援。
“啟稟陛下,臣以為此事可試上一試。以軍中紀律訓練生徒,可令生徒們領悟何為團隊,培養團結互助的作風,增強集體凝聚力,懂得學海無涯苦作舟的道理。故而臣以為,讓生徒進行軍訓,並無壞處。”
老爺子覺得既然後世學生都要軍訓,那麼讓國子學生徒軍訓,確實也不是壞事,所以才會表示支援。
李二對於老爺子的意見,向來重視,見老爺子居然也這般說,倒是鄭重了幾分。
“哦?端木公也這般看?嗯,也有道理,如此說來,試上一試,倒也無妨。諸公可有意見?”李二看來,這不過是小事,便點頭答應了。
殿內百官,對於端木天所奏雖然不太理解,但他們覺得這個奏請也不算是胡搞,說起來也有幾分道理。
既然秦國公端木丘都站出來表示支援了,他們這些官員自然也不欲多事。
於是端木天所奏,就這般透過了。
端木天見狀,立即打蛇隨棍上,接著開口道:“陛下,臣奏請從十二衛各調一批校尉、旅帥去國子學,臣打算將國子學生徒分為十二隊,由十二衛的校尉分別進行訓練。三個月後,臣想在國子學中搞一場閱兵式,請陛下與諸公前去檢閱國子學生徒軍訓效果,看看十二衛的訓練成果。若有表現優異者,還請陛下予以褒獎,不知可否?”
李二聽他說得有趣,倒也不反對,便頷首同意了。
十二衛大將軍聞言,原本沒當回事的他們,卻是紛紛側目。
李二登基為帝后,封了九個十二衛的大將軍。
齊國公長孫無忌為左武侯大將軍,吳國公尉遲敬德為右武侯大將軍,樊國公段志弦為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為右驍衛大將軍,秦瓊為左武衛大將軍,宿國公程咬金為右武衛大將軍,柴紹為右衛大將軍,潞國公侯君集為左衛將軍,王君廓為左領軍大將軍。
當然,九位大將軍不少都是虛銜,屬於掛職。
比如長孫無忌身為吏部尚書,自然不可能真去左武侯衛帶兵,王君廓在幽州任都督,也不可能跑回長安城掌管左領軍。
十二衛為天下府兵之領,是中央禁軍的常備軍團。
其實大唐禁軍是十六衛,只是另外四衛是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監門衛掌諸門禁衛,千牛衛為皇帝侍從、儀衛,所以端木天並未將這四衛算在內。
如今十二衛大將軍,除了王君廓在幽州,程咬金、尉遲敬德還在追殺突厥人外,長孫無忌、秦瓊、侯君集等人聽到端木天的話後,卻是心裡起了別樣心思。
即便如長孫無忌這般,只是掛了左武侯衛大將軍的虛銜,但他卻也不願見到左武侯衛丟人,怕折損了臉面。
長孫無忌尚且如此,其他十二衛大將軍自然更不肯落與人後。
十二衛分別派人訓練生徒,這特孃的要是沒訓練好,三個月後在那什麼閱兵式上丟人現眼,他們這些大將軍的臉,可就丟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