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如牆而進,人馬俱碎(第2/2頁)
章節報錯
琢磨明白這點後,端木天氣得臉都青了,感情他是白白等了一夜。
事實也與他預料的一般。
當天邊出現第一抹魚肚白時,隱匿在渭河旁的斥候已經可以清晰的看見橫跨於渭水上的七八道戰橋。
同時北岸的突厥人大營傳來隆隆馬蹄聲,黑壓壓望著邊際的突厥鐵騎慕然出現在了地平線上,朝著渭水湧了過來。
程咬金無需斥候回稟,便已從望遠鏡中看得一清二楚。
他一聲令下,唐軍的戰鼓轟然擂響,一隊隊身穿明光鎧的唐軍重甲步卒踏著整齊的腳步,伴隨著蕩人血氣的戰鼓聲湧出了樹林,朝著渭水旁那幾座戰橋堵了過去。
唐軍的戰鼓擂響後,突厥人自然也發現了。
原本以為能夠發起突襲的突厥人,自然清楚他們的行動被識破了。
但自忖有絕對兵力優勢的突厥人倒也並不慌亂,大軍在軍中將領的呵斥下,紛紛加快了馬速,朝著戰橋急衝而去。
突厥人修建的戰橋,頗為結實。
以舟船為底座,上橫鋪寬大圓木,再以雙頭木釘緊緊相連。
每座戰橋,可並行三匹戰馬。當戰馬賓士其上時,倒是四平八穩,絲毫不影響騎兵作戰。
當突厥人的馬蹄踏上戰橋時,右武衛的陌刀手也已排成戰陣堵住了戰橋另一端。
幾乎一瞬間,以幾座戰橋為中心,血戰爆發。
唐軍的素質與裝備優勢,在第一時間就展現出來。
幾座戰橋上衝刺而來的突厥騎兵,還未來得及揮出手中戰刀,一排排的陌刀便已劈了過來。
《新唐書》記載,“興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人死,賊皆氣懾。”
《唐六典》中記載陌刀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
《舊唐書》中更記載陌刀手如牆而進,人馬俱碎。
如史書記載一般,當右武衛陌刀手劈出手中陌刀,寒光閃過,幾名衝在最前列的突厥鐵騎連慘嚎都沒來得及發出,便連人帶馬,被幾把陌刀斬成了數段。
沖天的血光,瞬間將戰橋染成了緋紅色。
能夠稱霸草原的突厥鐵騎也是悍不畏死,對於同伴的慘死根本無動於衷,繼續催馬源源不絕的透過戰橋衝擊著禁軍戰陣。
而更多的突厥大軍湧到了渭水北岸,張弓搭箭,伴隨軍中將領的喝令,將無數羽箭拋射而出,如同遮天蔽日的暴雨般,朝著右武衛禁軍戰陣激射而出。
南岸的五千禁軍重甲步卒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即便他們面對數倍敵軍,但有了端木天搗鼓出的火藥箭,卻也有了反擊之力。
在程咬金的喝令下,五千重甲步卒紛紛取出了火藥箭,吹燃火摺子,點燃藥捻子後,將箭射向了對岸。
一輪對射後,北岸的突厥鐵騎猝不及防下便吃了大虧。
突厥騎兵射出的箭雨,雖然鋪天蓋地,但大多都被重甲步卒手中的盾牌和身上厚重的明光鎧給擋了下來。
除了個別倒黴蛋被羽箭穿透了鎧甲慘嚎倒地外,受傷者寥寥。
但右武衛禁軍射出的火藥箭效果便完全不同了。
因為羽箭上綁了火藥包的緣故,五千餘支火藥箭射來時,飛的又笨又慢,很輕鬆便被突厥騎兵的盾牌和鎧甲擋了下來。
不少突厥騎兵正想嘲諷唐人連箭都射不好時,忽然眼前就炸開了一道道絢麗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