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第1/2頁)
章節報錯
端木天搗鼓出水製冷,自然也不能少了取暖裝置。
壁爐便是他為兩家準備的冬季取暖設施。
端木天倒也考慮過像北方農村那樣挖地火龍,但想想那般做工程太大,甚至說不得還得把廂房給推倒重建,實在是不值當。而且唐時的房屋皆是木製,根本沒有什麼保溫效能,即便燒地火龍效果也不好。
與老爺子商議後,決定還是使用壁爐作為冬季取暖的方式。
壁爐作為西方的生火取暖裝置,能夠沿用至現代,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壁爐的熱傳遞與太陽一般,主要是熱輻射和自然對流。壁爐燃燒時,中心溫度可以達幾百度,而後溫度呈扇形逐漸減弱。
溫度的不均衡,形成了空氣的對流,從而使人感覺溫馨、舒適。
唯一的問題是使用壁爐需要不斷燃燒木柴木炭,並且有一定的火災隱患。
由其對於大唐這種木製建築,更是如此。
當然,這些缺點對於端木、杜兩家而言,也算不得什麼。
以兩家如今的地位,燒點木柴木炭用於取暖,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其次修建壁爐與煙囪時,端木天也命工匠用磚石水泥堆砌而成,與四周的木製建築進行了隔離。
另外冬季使用壁爐時,也完全可以命奴婢二十四小時進行守護,預防火災發生。
總之,使用壁爐利大於弊。
當然,如今已是夏季,壁爐的取暖效果如何,杜如晦等人還無法完全理解,只能聽端木天口頭介紹,待來年冬季,才能直觀感受。
介紹完“硬體裝修”改造,端木天又開始顯擺起室內傢俱部分。
唐初高凳尚未普及,無論是會客還是飲酒,寫字繪畫,皆是坐於地板之上。
這點也是端木天深惡痛絕的一點。
所以藉著這次住房改造工程,他順便也讓工匠打造了一套準現代傢俱出來。
端木天指著擺放東廂房起居室內的一套雙人沙發說道:“孃舅、舅母,此物名為沙發,坐著最是舒適不過。”
所謂沙發,就是裝有軟墊的多座位椅子。
後世的沙發內通常裝有彈簧或者海綿,而這兩樣玩意,端木天如今都搗鼓不出來。
不過這也難不倒他,以牛筋代替彈力繩,以棉花代替海綿,最外層再包裹小牛皮,雖然舒適度略差,但也基本能達到端木天的要求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價格昂貴。
不提牛筋牛皮的價格,如今棉花全靠西域進口,量少價高,打造一個兩人座的沙發,靡費相當於買幾頭犍牛的價格了。
“沙發?何意?”杜如晦不解問道。
端木天撓撓頭,這還有點難解釋。
沙發是英語sofa音譯而來,他也是叫慣了才懶得改名。
好在中文博大精深,這貨又開始滿嘴跑火車,胡亂解釋起來。
“孃舅,沙即鬆散之意,發為膨脹。意思是說這坐具鬆軟膨脹,形容其舒適感。”
老爺子聽他這般解釋,差點笑噴。
杜如晦等人倒也沒有多想,雖然覺得這名字實在古怪,卻也並未多說什麼。
看看眼前這模樣奇怪的沙發,杜如晦與杜夫人略帶好奇的走到近前,先用手按壓了幾下,確定沒有問題後,才小心翼翼的坐了下去。
沙發那柔軟的觸感,略帶回彈的緩衝,卻完全出乎了杜如晦夫妻的意料,從未接觸過這般柔軟舒適坐具的夫妻二人,剛剛坐下,便如觸電般從沙發上彈了起來。
端木天也被他們兩人的反應給嚇了一跳,還以為他做的沙發出了什麼問題。
“孃舅,可是有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