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他故意給徐師謨一份假卷宗,就讓徐師謨這位大理寺卿在諸公面前丟盡了臉面,就知其手腕。

這讓原本就欣賞老爺子“文采”的李淵,對於老爺子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對於老爺子與尹阿鼠之前那點齷齪事,李淵已然沒放在心上了。

既然在李淵看中,端木丘是位人才,那便值得他用點籠絡手段,從而得到老爺子的效忠。

這也是他召見老爺子的第二個緣由,那便是為了與自己兒子李二爭奪人才。

在李淵心中,繼承人一直以來都更傾向於李建成。

原因也很簡單,除了所謂立長不立幼的傳統外,更重要的是,李二太能幹了,在大唐朝堂內外擁躉眾多。

立李二為太子,李淵估計自己都睡不好覺。

所以他支援李建成,試圖用權謀之術平衡兩個兒子之間的矛盾,以確保自己的皇位無憂。

正因為對李二感到忌憚,所以李淵便有了與兒子搶人的心思。

若是能讓老爺子歸心,他即得了一位能臣,又可削弱兒子的勢力,一舉兩得。

方才老爺子甫一入殿,李淵就板著臉厲聲質問,不過是打算給老爺子一個下馬威而已。

只是這招對老爺子而言,實在是太小兒科。

這種下馬威,是他審嫌疑人時,早就玩膩了的招式。

老爺子不著痕跡的馬屁,讓李淵龍顏大悅:“哈哈,好一個代天罰之!罷了罷了,那尹阿鼠也實在鬧得不像話,朝堂顏面都讓他丟盡了!若不是看著德妃面子上,朕早就處置他了。”

“陛下聖明。”

李淵越看老爺子越順眼,直接示意他坐下敘話,又命內侍送來酒水:“端木愛卿,朕看過你寫的幾首詩詞,甚是喜愛。由其那首《水調歌頭》,朕最是喜愛,可謂天仙化人之筆。不過那詞中有幾處卻是不解,正好愛卿今日給朕講解一二。”

老爺子一頭瀑布汗,心道好險。

得虧那坑爹兒子,之前把那些詩詞和釋義典故都給他抄寫出來了,而他這些時日,也沒有少背誦。

老爺子敢發誓,當初上學的時候,背課文都沒有如今那麼努力。

“陛下過譽了,陛下有何想問,臣定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首《水調歌頭》,可是愛卿思念家人之作?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愛卿可是中秋佳節,思念親人而有感而發?”

李淵是有才學的,他出身北周權貴之家,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對於詩詞一道,並不是門外漢。

“陛下所言不錯,那日正值中秋佳節,臣微醺之際,想起已然仙逝的家中大人,以及遠在他鄉的知己好友,黯然神傷,故而做下了這首詞,讓陛下見笑了。”

老爺子吹牛不打草稿,倒是將李淵好一通忽悠。

李淵又哪裡想得到,名滿長安的“南山先生”,會是一位西貝貨。

他拉著老爺子一陣暢談,倒是越聊越興奮,越聊越看老爺子順眼。

只是苦了還在朱雀門外苦苦等候訊息的端木天,望穿秋水,也不見老爺子從太極宮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