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 朕給你打下的江山(第2/2頁)
章節報錯
端木天如今才有閒心,仔細打量自家的產業。
莊園在華夏,從六朝到隋唐,逐漸流行。
莊田、莊宅、莊居等稱呼不一而足。
莊園通常由耕地的田園、供主家居住的莊院,供佃戶居住的客坊組成。
像端木莊那麼大的莊園,還會有專門負責管理的莊吏與監莊。
唐末至宋代,人口眾多的莊園便自發形成了村落。後世不少地方地名帶有某某莊,便是由唐宋時期莊園名稱演變而來。
端木莊擁有良田百頃,背靠橘水,最是肥美。
長安城至杜曲鎮,不過二十里路程。而端木莊從北至南,卻也有五六里的距離,騎馬從莊子中穿行,也須不短時間。
此時正是春耕時節,莊園內四處皆是佃戶在忙碌春耕,好一派田園風光。
想到眼前肉眼可及的土地,全是他家的,端木天就有些暗自激動。
他彷彿聽到他娘杜如鳳在說,這是朕給你打下的江山!
感謝偉大的孃親!
孃親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過端木天很快又皺起了眉頭,很是不解的伸手將陪同在身旁的監莊給召了過來。
“孫監莊,為何莊內還有那麼多佃戶需要以桶挑水澆地?難道莊內水渠中的水不夠用嗎?”
端木天見到不少佃戶,都用扁擔從遠處橘水取水,再挑至田間澆灌,便很是不解。
他家的田地,因有橘水環繞,根本就不缺水。
而且莊內還興建了許多用以澆灌的水渠,按理說佃戶不應這般辛勞才對。
孫姓監莊愣了下,連忙出言解釋道:“郎君有所不知,如今正是春耕農忙之時,家家戶戶都沒閒人,莊裡抽不出人手與畜力去擺弄翻車取水。好在莊裡主要耕種粟與麥,需水不大,佃戶們多跑幾趟便足以澆灌田地了。待返青後,下走自會安排人去擺弄翻車取水,誤不了事的。”
翻車?
端木天略一琢磨,倒是明白那是何物了。
就是龍骨水車,漢代便已出現,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是一種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即可灌溉,亦可排澇。
端木莊雖被橘水環繞,但要大規模取水灌溉,仍需使用翻車提水。
將水從河中提升,灌入水渠,莊內田地才能就近取水澆灌。
翻車雖然使用方便,效率也還不錯,但最大的缺點便是需要人力或者畜力驅動。而春耕農忙時,莊裡自然也抽不出人手去踩翻車。
這便造成了明明莊園被橘水環繞,但佃戶們依舊需要辛苦去幾里外的河邊擔水澆地的情況出現。
端木天無語搖頭。
他怎麼記得唐宋時期,便已經有筒車出現了?
筒車也就是水車,利用水力運轉的原理,讓竹筒取水,流水自轉導灌入田,簡單輕鬆。
或許與雕版印刷一樣,如今還是唐初,筒車尚未出現,也是可能的。
但端木天會啊,打造水車,並不是複雜的事情。
他正打算開口,吩咐監莊去找尋木匠,給莊子裡打造一批水車出來使用。
不過話才到嘴邊,便又咽回去了。
嘿嘿,這貌似是個不錯的機會,正好有藉口能擺脫去國子學上學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