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一篇韓愈的《馬說》,再次震驚四座!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的《馬說》,名為說馬,實則喻人。

是韓愈對自己懷才不遇,對上位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沒人才的憤慨。

寫這篇雜文時,韓愈初登仕途,卻不受重視,鬱郁不得志。

故而他才感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百餘字的《馬說》,有諷刺,有反問,有慨嘆,抑揚反覆,淋漓盡致。

這篇千古名文,高中必背課文,其文學造詣自不用多說。此時由端木天吟出,卻又相當的應景。

杜淼與眾人指控他舞弊,端木天借用《馬說》反擊,將他自詡為千里馬,而眾人卻非伯樂,將其當成駑馬。

那意思自然也是在嘲諷眾人,以為世間沒有天才,卻不知道天才就在他們眼前。

丟擲《馬說》,端木天已無需替自己辯解。

寥寥百餘字的《馬說》吟誦完,四下皆靜,眾人皆在細細品味這篇雜文。

杜構杜荷兩兄弟,眼睛瞪得老大,一臉驚恐看向端木天,彷彿見到了外星人一般。

廣陽縣主與婉娘二女,臉上皆是震驚之色。

婉娘喃喃失聲:“他,他竟然有如此才華?可笑我之前居然還懷疑那首《紫騮馬》是他人代筆之作。”

廣陽縣主望著意氣風發的端木天,半晌沒有說話,眼神卻是極為複雜。

今日端木天給她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

原本以為不過是痴肥愚笨之徒,卻搖身一變,成了曠古爍今的天縱之才,這巨大的反差,讓廣陽縣主都痴了。

杜淼更是被這篇《馬說》震的後退幾步,尖著嗓子喊道:“這,這,這不可能!你,你如何能寫出這般文章?代筆!必然是有人替你代筆!”

“住嘴!”一聲暴喝傳來。

眾人望去,卻是當朝太子少保李綱。

老頭被杜淼的話給氣得鬍鬚亂顫,怒斥道:“能作出這等詩詞文章之人,豈會替他人代筆?爾此時還不知悔改,安敢胡亂攀咬,君子所不齒也!”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如李綱所言,能寫出這般文章的,根本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替他人代筆。

只需將文章公之於眾,便能獲得無數讚譽,名聲鵲起。

端木家即便有錢,又如何能收買的了這般大儒?

所以當端木天吟誦出《馬說》後,之前杜淼對他的那番指控,便已隨之雲消霧散,蕩然無存。

伊阿鼠此刻又被氣得臉色發白,默不作聲重新坐了回去,眼神之中皆是怨毒之色。

而另一邊,李綱的一句喝罵,讓杜淼一屁股癱坐到了地上。

以李綱的身份地位,對於杜淼的這番話算是說得極重,後果也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