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淡淡然掠過,神秘又美麗 第477~478節 那些昊種培育者們(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布則先並沒有氣餒,其他人同樣也沒有精氣神,再次反抗,又遭鎮壓,而他也沒有機會組織第三次,【祭司】將以他為首的團隊全部關進“木籠”。
這一關就是將近四年,他團隊中的一些人選擇了屈服,但也有跟他堅持反抗的同道,只是儘管他信念堅定,卻始終找不到反抗成功的辦法。
這個夜晚跟前四年的夜晚沒有什麼區另,曲縮在木籠內的“布則先,努力讓自己翻了個身,仰首望著夜空,完善著肯定不會成功的反抗計劃。
他聽到一聲輕微的“嘩啦”聲,只以為是哪個同囚在划水,但曲久的腳不自覺的伸展,卻是將木籠直接給踢散了。
“布則先”愣了愣後,卻並沒有欣喜,也沒有動作,而是暗中觀察、等待。
他知道這些木籠,並非普通木製材質,四年來一直在水中泡著,卻從未腐爛,也無法用暴力開啟。
但他能等待,其他人卻是迫不及待的跳入水中,好在都保持著安靜,就是“水聲”有點大,卻也沒有引來【祭司】及【侍衛】們的關注。
見同囚男女們並沒有遭遇危險,“布則先”也順勢從那破了一面的“木籠”爬出,落入水中後,藉助亮度還算清晰的“月光”,找到那些曾經的團隊夥伴。
“布則先”還是頗有些聲望的,三百餘名關押時間不一的囚徒,紛紛聚攏到他的四周,離他最近的則是六個男女。
由於長期沒有打理髮須,也就無法推斷他們的年齡,但趙君宗的關注點,很自然的落在“布則先”身上。
之所以沒有親自解救這些人,是因為【昊種】已融入他們身體,讓他們獲得自由容易,但讓他們活下去,卻是暫時沒有辦法。
趙君宗也就琢磨著,讓這些囚徒離開木籠,觀察他們是自己離開,還是會返身去救其他的人。
而若是要救其他的那些信徒,就必然引起動“亂”,他就可以將【偉力】附加其等身上,啟用【昊種】,讓所有人臨時擁有一些超凡力量。
三百餘名囚徒沒有選擇自行逃離,而是陸續游上岸後再次聚在一起,那個叫“布則先”的男子,讓大家先去偷“火把”。
這些“火把”並非土製的,而是現代工藝製造而成的,內裡也就儲存著“油”。
布則先讓大家將“火把”內儲存的“油”,傾倒在【教堂】容易燃燒的部位,不需要傾倒的人則進行引燃。
【祭司】與【侍衛】都是居住在【教堂】內,若是能燒死,自然是最好的,但布則先知道,燒死【祭祀、侍衛】的機率並不大。
火真正燒起來是需要時間及助燃,而【祭司、侍衛】都是所謂的【兵器兵備使】,火剛燒起來估計就會被“感知”到。
之所以依然要燒【教堂】,是“布則先”分析後,認為自己等人一脫籠,就應該被發現的,但【祭司、侍衛】卻沒有發現,還讓自己等人爬上岸,取得火把。
這就意味著暗中開啟所有木籠的人,對【祭司、侍衛】的“感知”動了手腳,依據這個推斷,“布則先”能做的事情也就多了起來。
布則先沒有去想幕後施救者,為何沒有直接出面救下所有人,他其實是一個很自信的人,也正因為自信,讓他創業極其成功,但也因為自信,他一無所有。
在【教堂】易燃位置灑“油”,手握火把者等待訊號放火,這是兩批人,還有一批人則是去那片綿延成排的木樓,將已睡下的數千人喚醒。
布則先的計劃是讓數千信徒先離開營寨,若是【祭司、侍衛】感知到異常,他就讓人立即放火,至於能阻攔多長時間,他也不知道。
但【祭司、侍衛】從未在鎮壓中殺人,布則先也就敢動手,失敗的話,無非再回木籠中,死肯定會死的,就看【祭司】何時收割。
那些跟他一起從木籠中逃出來的,都是相當勇猛的。
但其實都跟布則先想的一樣,失敗了不會被殺死,而關在木籠中的境況,他們已經適應了。
布則先等人並不知道,真正操控一切的另有其人。
趙君宗將【教堂】進行封鎖,使【祭司、侍衛】無法感知到外界,而【祭司】並沒有派出崗哨的原因,就是相信他的“感知”。
如果是首先逃跑,場面不僅混亂且必然喧鬧,但這數千信徒,其實有多次被組織“逃跑”的經驗,倒不是都由“布則先”則組織的。
類似“布則先”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布則先被關在木籠的四年裡,陸陸續續都有人組織反抗,然後被鎮壓,扔進木籠。
也因為有多次被組織反抗,數千信徒都有了經驗,自覺得排隊,不交頭接耳,聽從“布則先”團隊的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