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決定了,一旦他不將趙君宗推上高位,會引發外界的猜測,而這些猜測,對他並沒有什麼影響,對趙君宗卻有致命的後果。

一旦外界認為他跟趙君宗有了間隙,對他的仇恨就會轉到趙君宗身上,又或者拉攏趙君宗等等,餘瓜是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的。

沒想到趙君宗卻是給了他大大的驚喜,不僅短時間內對“東廠”進行大換血,還沒有造成什麼震盪,同時還建立【東廠學院】、組建【諸夏材官團】。

【東廠學院】的作用,餘瓜倒是一清二楚。

但【諸夏材官團】的性質,他就不是很瞭解,問了趙君宗,趙君宗說是“親衛”團,餘瓜不信,卻也沒有繼續再問。

【積分】是【大資料】發放的,這一點對【警危司】是沒有任何成本的,但要【警危司】的運轉可不僅僅依靠“積分”。

【警危司】是一直照抄【兵統局】的機制,而【兵統局】不僅擁有強大的戰力,還有充沛的補給。

但【警危司】終究是因為特殊情況而建立的,得不到【聯邦】統領內的拔助,也得不到十閥的資助,資源是需要【警危司】自身去獲取的。

【兵器兵備使】們加入【警危司】,不就是為了獲取資源嗎?

而【統兵局】擁有充沛的資源,就算不執行【指令】,單是【兵統局】的各種任務,也是能獲得各種補帖的。

【警危司】一線人員補帖很單一,只有“積分”,而只有“積分”不僅無法“留”住人才,也無法激起一線人員的激極性。

“明京”暫時解決了【警危司】資源補帖的問題,卻因為監管不力,或者說“五老”的監守自盜,引發【警危司】資源的龐大虧空。

雖然餘瓜成立【資源調查組】,制裁了所有虧空資源的人員,但虧空卻是沒有填補的,這些被判刑或擊殺的人員,要嘛不願返還,要嘛確實無法返還。

可以監守自盜的都是佔據重要職位的人,這些人被處理掉,【警危司】內外十七總廠,就空出許多重要的職位。

這些職位懸而未決,極大影響【警危司】各總廠的運轉,餘瓜當時也是很心焦,但他依然阻止他老爸等“警危五老”,進行新的人事安排。

若是沒有“烏京營救”的成功,餘瓜的上任會延遲一些,但也不會太久,而且“人事”排程時的阻力也會更大一些。

但“烏京營救”為餘瓜賺取了極高的聲望,他接替老爹成為【警危司】總長統領,沒有任何的阻力。

安插趙君宗的親信,成為內外十七總廠大總管,雖有雜音卻無法影響大局,只是他依然要面臨十七個總廠的資源補帖問題,

而“推磨赫”的出現,解決了他這個難題,這也是他為何阻止趙君宗,殺入“烏京”屠滅“推磨赫”部的原因。

餘瓜之所以著緊【諸夏材官團】,則是認為趙君宗殺“推磨赫”部之心不死,【材官團】就是這把利刃,他沒有繼續追問,卻是暗中派人監視【東廠學院】。

趙君宗不知道餘瓜的暗中操作,知道的也不會在意,他有【大資料】可以幫助處理公務,但私事的話,【大資料】是提供不了幫助。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警危司】的官網上,趙君宗的相片、履歷等等都是有的,也不知哪位親戚閒得無聊,逛了最近的【警危司】。

覺得這個靚仔好眼熟,隨後大喊,不是覺得,這靚仔是真認識。

【聯邦】本土五十七京,子民數十億,失業率其實蠻高的,但老一輩普遍都有積蓄,也因此個個在家“啃老”,較高的失業率沒有引起“社會”的震盪。

而打聽清楚【警危司東部緝事廠】大總管,是什麼職位後,趙大雍也就是趙君宗的老爹,【虛表】被打爆了。

趙大雍一直在忙碌“明京”農牧之事,也僱傭了大量的族親,但除了族親,還有姻親啊!總不能親族之間結婚吧?這不是退化嗎?所以,加上姻親的話,人數頗為龐大。

姻親在趙家發展的路上,也是提供了大量助力,畢竟,趙家老祖當時遷入江京,也就一家三口,連條狗都沒有。

獨子娶了老婆,直接生了十一個兒子,趙家才有了壯大的資本,而十一個兒子就是十一個姻親,姻親自然也有親朋好友,這關係網大了去。

趙家在“江京”發展,族親、姻親自然也都在“江京”,而趙君宗又將“大總管”府衙,放置在“江京”,對“江京”的掌控是九京中最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