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愛上無情的人,戀上陌生的城 第387~388節 英雄式意衛、氣髓脈(第2/4頁)
章節報錯
【虛暗】是由【混沌五色】凝固而成的,被冰封的【虛暗】,實際上就是【混沌五色】。
隨著時間推移,【混沌五色】被“冰”淨化,五彩繽紛的“冰雪”融化,最終形成【世界】,也就是【冰陵界】。
【冰陵界】形成之初並無天地,混沌中瀰漫著不計其數的“光彩”,“光彩”彼此吞噬、融合,慢慢的,天地出現,山川河流出現,萬物誕生。
【世界】由混沌,再到天地初分,就是【世界碑】形成、誕生的過程,而初生的【世界碑】智慧,與【世界】的規模息息相關。
世界越大,初生的【世界碑】智慧也越高,然後隨著時間推移,或者說【資訊】量的逐漸增漲,“智慧”也不斷提升。
但【世界】疆域的大小,只在【世界碑】形成過程,對其【智慧】高低有影響,等【世界碑】誕生,它的【智慧】則只跟【資訊量】有關。
趙君宗早就有明悟,任何與【源念、塵緣、意志】等有關的,都必然脫離不了【兵器】範疇。換而言之,【世界】也是【兵器】。
【兵器】四個要素就是“魂、魄、緣、籙”,即是意識(資訊量)、軀體、塵緣(源念)、能量,一切修煉都是建立在四個要素上。
“我是誰?”
粗淺理解,“我”就是“身份證”上的資訊資料,沒有“身份證”,“我”無法證明是“我”,“身份證”將“你我他”區分開。
【譜牒】就是【兵器】的“身份證”,將“魂、魄、緣、籙”容納其中,一目瞭然知道自己的資訊資料,知道修煉的缺陷,明確修煉的方向。
超脫【譜牒】,其實就是更換“身份證”,或者說擁有比“身份證”更高階的“憑證”,比如【世界碑】。
“身份證”只是各自星球中,茫茫多的一張卡片,而【世界碑】卻是宇宙中,茫茫多的一張名片。
如果【譜牒】更換為【世界碑】,蘊含的資訊資料,也就必然有極大的改變。
“讀”到此處,趙君宗也就知道,【天闕】為何在說到“【兵潮】、【兵才】、【兵合】、【兵卦】、【兵宮】、【兵方】”,語氣隱藏著不屑。
“源潮才合卦宮方”,依然是在【譜牒】中,而【譜牒】之上則是【仙牒】,【仙】自然可以俯視【凡】。
雖然用【世界碑】比喻為宇宙的一張名片,但【世界碑】層次依然是在【譜牒】,不管形成其【世界】的【仙】多牛逼,終究是“落毛的鳳凰不如雞”。
也就是【世界碑】若是要修煉,也依然是要從【兵源】境開始,只要資源跟得上,修煉速度也就很快。
“界鬥”,可以理解為【世界碑】之間的戰爭,並非“代理人”戰爭,實打實的樣自上陣,通俗理解就是,兩個石碑不停撞擊。
但【世界】不是【世界碑】的,棲息在【世界】中的物種,是不可能任由自己的【世界碑】落敗,所以,“界鬥”最終就會發展成,兩個世界物種的戰爭。
不想成為炮灰自然可以,直接離開當前【世界】即可,但構建【衢】並不是容易之事,特別是大規模類傳送的【衢】。
【界鬥】是“勝利擁一切,敗者一無所有”的戰爭,“一無所有”可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那是真正“一無所有”的。
可以發起【界鬥】的,都是擁有【意志】的【世界碑】,僅是擁有【智慧】,是不具備【界鬥】條件的。
擁有【意志】則就可以“化形”,不再是純粹的“碑”形態,遵循“能量”陣營規則。【五行】則就是“人族”,【五元】則是“衍族”。
但一般情況下,本世界的修煉者,是不允許【界鬥】發生的,世界若是毀滅,對修煉者而言,也是災難性的。
比如【地藍星】若是毀滅,也就是不復存在,那他的“參照物”也就消失的,也就是時間流速、環境等等。
到時候,他進入一個時間流速快於,原【地藍星】1000倍的世界,他所要消耗的【生命點、息壤、元塵】等等。
參照的不僅僅是當前世界,而是當前世界的一倍至千倍的浮動消耗。
而【兵器】在具備“能量陣營”選擇時,都擁有“初生世界”的重新選定,【五元】能量陣營的,基本上選擇【衍星】。
【五行】陣營的則就不一定選擇【地藍星】,也是可以選擇【衍星】的。
複製來的【資訊量】很大,趙君宗不僅知道【冰陵界】的誕生、發展、寂滅,也知道了一些隱秘,比如【世界碑】與【孽緣】的融合。
【冰陵界】能夠參與【界鬥】,自然是能夠化形,但由於戰敗,它一無所有,如今只剩下“資訊體”。
【資訊體】就是“兵器魂”的高階形態,通俗形容就是“隨身老爺爺”,【世界碑】是它的容器,也是【兵器魄】高階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