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九意刀衛】的【九宮陣】推進極快,彼此的銜接都在10秒內,也就能形成集火的傷害疊加。

【九意刀衛】若只是施展戰技,則不消耗趙君宗任何資料,而它們沒有自我意識,無痛感,可以如永動機般,一直打到粉身碎骨,如此才符合【兵如潮湧】。

趙君宗只要湊足400萬【晶髓】,就會立即製造出一名【九意刀衛】,而隨著他的【兵潮】擊碎越來越多的【百將俑】,他製造【九意刀衛】的數量也就越來越多。

而【百將俑】數量達到128萬時,【九意刀衛】就開始有了損耗,也就是“抗擊值”下跌,這是被集火“擊中”。

之所以會被集為擊中,則是敵方的百萬【百將俑】,都能夠釋放【術環】,而【術環】具有【擊中即起效】的規則。

但每個100萬的速度,還是讓【九意刀衛】們有效規避地底、空中的【術環】,難以避開的,是“正面”打來的【術環】,這是固定模板的缺陷。

讓趙君宗意外的是,128萬【百將俑】全軍覆沒後,不再出現256萬的【百將俑】,百是重新恢復10.000【百將俑】。

他也很快發現第二局出現的【百將俑】,屬性總值已是增漲至2萬,心中也就在嘀咕,第三局出現的【百將俑】屬性總值是4萬?也是乘以2遞增?

能夠施展【術環】必然是更換【模板】,固定模板可沒有這個。

意味著,如果真有一個【梁山地尊】,他或她已是【兵潮宙級】,那他或她究竟是在“煉意”,還是在“練習”?

【兵馬俑】是由【俑墓】產生的,【百將俑】又是何處產生的?

究竟是【梁山世界】能自產【百將俑】,還是【梁山地尊】的原因,才有如此多的【百將俑】?

此外,不是說只能“加點”一次嗎?

難道【梁山地尊】並沒有達到【宙級】?那更不對了,能釋放【術環】肯定是自創的戰爭模板。

轉念一想,雖然大家都走在【老路】上,但沒說走路姿勢必須一樣啊!有的人正步走,有的人橫著走,有的人滾著走。

【修煉之路】是相同的,只不過修煉方式不相同,也就是說,【梁山地尊】並沒有在【洪級】“加點”,而是延後。

想想也對,【洪級】晉升條件,是製造10.000個【勇衛】,並沒有要求【勇衛】屬性值必須多少。

啪,趙君宗輕拍一下右臉,想什麼想,製造【九意刀衛】不香嗎?趕緊再製造一個,湊足第二個千人隊。

“1、2、4、8、16、32、64、128”,每局共計8輪,總計255萬【百將俑】,讓趙君宗獲得製造1000個【九意刀衛】的資源。

製造一個【九意刀衛】,需要400萬【晶髓】,1000個即是40億【晶髓】。另外還有三十多億的【塵髓】,這資料簡直呀滅蝶呀滅蝶的。

【九意刀衛】失去的【屬性值】,則就需要用【塵髓】進行補充。

一塊【塵髓】蘊藏10點【息壤】,或10點【生命】,能補充1000個屬性點。而補充時,相同【字意】的一起補充,不會造成浪費,性比價相當高。

第一局結束時,趙君宗就感知到此片平原底下,已經沒有【百將俑】,但很快就感知到,空蕩蕩的平原底下,迅速被【百將俑】填充。

1000個【九意刀衛】都奈何不了,何況是多了一倍,第二局,依然是255萬【百將俑】奉獻了自己,讓趙君宗製造出第三個千人隊。

而【百將俑】在第二局結束時,單個屬性總值果然增漲到4萬。

初始是1萬,第一局結束是2萬,第二局結束是4萬,若真打完八局,這些【百將俑】的屬性總值達到256萬。

比趙君宗總值400萬的【九意刀衛】,相差一小半,相當給力了。

趙君宗苦惱的是,他最終只能製造出八個千人隊,也就是隻有9000個【九意刀衛】,距離【兵潮洪級】圓滿,還差10%進度。

然而,他終究還是想多了,第六局結束,【百將俑】屬性總值達到64萬時,沒有新的【百將俑】出現,他的【洪級】進度只達到70%。

“喂喂,你是不是玩不起,是不是?是不是?”

“【上意】,您玩的還不盡興嗎?”空中傳來幽幽的聲音。

“什麼上意下意的,我就是一個洪級兵潮,再來一局,不,再來三局”。

卟嗵,一道身影憑空出現,直接跪在密密麻麻【九意刀衛】前方。

“【上意】,【卑意】先謝過提攜,但【卑意】真的沒有儲備了”。

【譜牒:執兵御器·樑棟輝】。

【兵潮:宇級幕府·弓】。

【意志:天地氣象·驚濤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