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因此需要知道,【真武】為何會降臨【地藍星】,而且似乎還有長居的意向。

【真武】指了指被“五色霧”籠罩的,原本屬於他的【本意界】,他認為要找到冶療己身破損的方法,唯有進入“烏界”。

之所以會稱為“烏界”,則是裡面地域最大的八意發源地,就是叫“烏地”,而【真武界】顯然不再適宜稱呼。

趙君宗不清楚【真武】,為何覺得方法在“烏京”內,但還是陪他一起進入,一方面也是監視【真武】,避免這貨對【地藍星】大開殺戒。

他有這樣的想法,原因還是“十譜奪命”,【真武】是知道【武命譜】損壞,是“十譜祀主”造成的,而【真武】也知道,這十位是人族。

若是【真武】認為打不過“十譜祀主”,那就去殺其他人族,這不也是順理成章的想法嗎?

好在【真武】確實沒有報復人族的想法,他跟趙君宗一起穿透濃郁的“五色霧”,兩位走得是直線,而且都是用“飛”的,無視阻攔在前方的江河、峻山。

【真武】說起了五仙兵,一仙器的歷史,趙君宗聽後也是大感震驚,【龍、鳳凰】等等原來數量如此的多啊!

而最先吞噬“星球”的是【仙】,【太上執兵御器真厲譜】後續的吞噬,估計就是參照【仙】,有樣學樣的煉製【兵器】。

所以,【兵潮】就是【仙兵】,【青碧】那樣的則是【仙器】。

【真武】凝聚的是【天地氣象·武命】,而【生命體】的等級,則就是從他的【天地氣象】中劃定而成的。

只是【真武】想要的太多,凝聚【天地氣象·武命】,晉升【兵潮】荒級零意時,就開始了【本意界】的融匯,遭到暗算,而陷入沉眠。

【本意界】倒確實融匯成功,也就有了【真武界】,只是由於他的沉眠,使得【真武界】的進化沒有指導,也就出現【塵人】這樣的物種。

“你這一睡可真是夠久的”,趙君宗在心中吐槽,若是沒有他拿到【武命譜】,再發生“十譜奪命”之事,【真武】估計還在“睡”。

【武命八意】,即“生、死、寂、枯、榮、屍、鳴、寒”。

生之意,是一種名為“彼生花”的植物,起源於“日星”交匯,第一縷“陽光”與第一道“星光”重疊,即是“日星”交匯。

重疊後就會誕生“彼生花”,但“日星”交匯並非天天出現。

【真武】由於壽命悠久,“時間”上並沒有太強烈的概念,對300年才出現一次“日星”交匯,也就不在意。

【太上諸界】的時間流速,其實是快於【地藍星】的,10倍是最少的,也有些“界”的時速會更快。

趙君宗之前在【太上諸界】呆了95天,這是【地藍星】的時間,換算成【太上諸界】時間,則最少是950天。

所以,“日星”交匯的300年,有可能是【地藍星】的30年,甚至更短。

“顏色”特別是“白、青、黑、赤、黃”,此五種顏色在【太上諸界】,都隱含著特殊。

“彼生花”就是純白色的,花瓣花七片,根莖約半米,而這種是“成熟”的,也就是已經“發源”的。

“原始”的彼生花,單看很象藕,沒有花瓣、根莖,在“起源地”堆積成山,如腐爛的疏菜,一點也不好看。

而“原始”彼生花主要是透過“星光”撒播,不適宜其“發源”的,基本上都會迅速“消失”,不是枯萎而是“消失”。

“死之意”的“起源物”是一種黑色的“石頭”,與【日塵】頗有些相似之處,都接近於隕石,但【日塵】是五色混雜的。

黑色的石頭名為“瞑厄”,“冬季”與“春季”交匯之時才會誕生,對“起源地”的環境較為苛刻。

【瞑厄石】的撒番,則是透過“冬風”或“春風”,它“發源”後會形成類似“磨盤”形狀,貫通上下的“窟窿”是其顯著特徵。

【真武】對自己的“意”之物派,如數家珍,讓趙君宗奇奇怪怪的知識,又增漲了不少。

降落【地藍星】必然要經歷數次的地貌變化,“烏京”也不例外,而它的地貌變化,實際上對“八意”發源物也進行的“分散”。

讓趙君宗頗為在意的【塵人】,在數次地貌變化中,死傷慘重,但由於其基數很大,依然有數十億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