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瞎子看見聾子聽見,啞巴喊相信愛情 第257節 虛暗一分鐘即41天(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陽自然能感覺堂哥的嫌棄,抹著眼睛鼻涕,沒好氣的回道,“幾天個毛,你睡了41天”。
趙君宗有些驚愕,他跟六御的戰鬥,感覺上不超過一分鐘的,而十譜太主與【御平天】的戰鬥,同樣也只是十數秒就結束,看來“虛暗”的時間流速很慢。
在外人眼中,趙君宗就是在【太上諸界】負傷,從而成為“植物人”。
【兵備使】成為植物人,跟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區別,若要其徹底死亡,只需要拔掉“氧氣”即可,但【兵備使】甦醒的機率是比普通人要高很多的。
如此,除非家屬要求,或者已成植物人的【兵備使】,存款已然耗盡,無力支付費用,則由醫院上訴後,由【聯邦】相關機構執行拔掉氧氣。
趙君宗是【兵統二司】的人員,他成為植物人後的醫療費用,是由【兵統局】負擔的,除非【兵統局】破產,否則,他是可以一直“睡”到正常死亡。
“你通知了誰?”
“餘處,我只通知了餘處”。
趙君宗伸出大拇指給堂弟點了個贊,但這也是他暗底的囑咐,一旦他有異常,趙陽發現的話,就只通知“餘瓜”。
“哥,我爸也住院了”。
“啊?”
趙君宗一臉詫異,“三伯怎麼住院了?”
【大資料】時代,訊信是不可能落後的,但經營牧場、農場類的在“人際”方面是較為封閉的,很多都是“大家長”風氣。
受訊息化的影響,基本上每一代都不願承受“大家長”風氣,然而,逃離的年青人終究會迴歸,然後接受“大家長”制度。
等老了後,就成為這個製表的維護者,接著,新的下一代又會外逃,形成了迴圈。
不僅趙君宗的哥哥姐姐們都曾“外逃”鬧蕩,他爺爺趙暮海、他老爸等往上往下,都經歷過外出鬧蕩,遭到社會毒打,蔫蔫的返回繼承祖業的迴圈。
“大家長”制就是不“分家”,家主一言堂,整體氣氛是較為壓抑的,但人總是要生存的,若非外面實在混不下去,也是不願回來的。
趙君宗也不懂的經濟,但他是知道“就業”率很不樂觀的,若非他讀書時恰逢【王侯無雙】面市,他最終必然回去放牛的。
趙家在“江京·連雲”紮根已有五代,老祖宗揣著“拆遷款”,移民到“江京”,那時只是一家三口。
儘管老祖宗很努力,但最終也只有一個獨子,就是老太爺“趙聽志”,老太爺那時剛成年沒多久,利用那筆“拆遷款”購置家業,然後娶妻生子。
得虧當時醫療相當發達,否則,太奶奶搞不好就“掛”了,而她很給力的為趙家生了一個男子足球隊,趙家就此開枝散葉。
趙君宗爺爺“趙暮海”,在他那一代排行第四,然而,到了他這一代,生育方面又不給力了,他也只有一個獨子,就是趙君宗的老爸“趙大雍”。
而其他十一“暮”字輩的兄弟,同樣不樂觀,最大“產量”只是兩個,趙大雍的“蟬”字輩,只有7個堂兄堂弟。
風水輪流轉,“蟬”字輩的葫蘆娃們倒是給力,趙君宗這一代,有31個兄弟,28個姐妹。
趙陽老爸就是趙大雍的堂哥“趙牧”,加上輩字就是“趙蟬牧”,排行第三,同輩的喊老三,趙君宗這些侄輩就喊“三伯”。
“江京”人口約一千餘萬,一百多年前的本地人是極少,如今的本地人,都是百年前外地移籍的後代。
“江京”的地貌很奇特,即有漁牧資源,亦有林礦資源,當年移民而來,基本上就是從事“漁、牧、林、礦、農”。
資源固然豐富但領土有限,一家擴張必然導致另一家的收縮,而最早都是一家一姓的“圈地”,兼併產生的矛盾,也就漸漸演變成“一家一姓”之間的“械”鬥。
趙君宗太爺爺那一代是獨子,可謂被欺負的極慘,而等“趙暮海”等12個兄弟成年,自然是要為老父報仇。
然而,到了趙大雍一代只有七個葫蘆娃,又勢單力薄了,畢竟其他“家”也是很能生的,在趙君宗這些後代沒有成長起來前,趙大雍等七兄弟被欺壓得較慘。
如今趙君宗一代差不多都成年了,自然就到了“報仇”的時候,而藉口是根本不需要的,百年積累下來的仇怨,說打你就打你。
趙陽的老爸就是在此次“家姓械鬥”中受傷的,與他一起受傷的,還有十六個“君”字輩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