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即一意,音不準則意失真,而“祭品”實際上也蘊藏著其它含義,這就使得【兵統局】無法辯解出,以“聯邦”全境為“祭壇”的“典禮”。

【兵統局】認為,【聯邦大祭壇】並非【天闕】一家獨尊,其中滲透著同層次的存在,也就是“五色六御、七使十譜”的掌控者。

【聯邦】統領們早已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諸夏聯邦】或者說【地藍星】人類,是處於絕對的劣勢,而崛起是需要漫長的蟄伏。

“統領們”認為在崛起的征途中,成為【天闕】或其祂“至上”們的“爪牙”,是不可避免也不需拒絕的。

但成為哪位“至上”的“爪牙”,則就有了分歧,使得【聯邦】統領們暗中分裂,也使得【兵統局】內部派系叢生。

“餘家”【塵緣】寸數最高的是餘大魏,達到8寸,其次就是7寸【塵緣】的餘瓜,他也因此當之無愧的是下一代“餘家”大頭目。

同時,“餘家”也是【二司】派系的扛把子,宗旺、辰震威、鄭善仁、戚家聲都是以“餘大魏”為馬首是瞻。

“餘家”也因此有人力、財力研究、解析【聯邦大祭壇】,這種研究在“餘瓜”還沒有出生時,就已然開始了。

數十年的研究總算是有了些成果,“餘家”精英們認為【聯邦大祭壇】,實則就是“活字印刷術”。

任何一幢建築或道路,都可以挑出來構築成“祭祀典禮”的,無非就是距離遠近造成的消耗多少的區別。

而若是把【聯邦大祭壇】類比“活字印刷術”,那首先就要解析出“建築”形成的“楔形”字的意義、讀音,如此才能印刷文章或書籍。

聽到這裡,趙君宗就想吐槽,研究了幾十年,就研究出個“活字印刷術”?

餘瓜一眼就看穿趙君宗的吐槽,畢竟,這貨沒有城府,什麼都表現在臉上,他忍不住敲了敲趙君宗的腦門。

趙君宗開啟【元力場】自然能躲過,但他沒有躲,餘瓜對此很滿意,俯身從辦公室底下抽屜取出文房四寶,龍飛鳳舞的寫出一個奇奇怪怪的“字”。

【聖旨·武命譜】傳輸一段資訊,及一道讀音,這意味著趙君宗,其實並沒有全部掌握“楔形”字,他能過濾“靈囈”及懂得,完全是因為擁有一個翻譯器。

但透過【聖旨·武命譜】,趙君宗是可以掌握“楔形”字,此時會得到資訊及讀音,則表示此“楔形”字是全新的。

“這居然是個詞”,趙君宗略為吃驚,他掌握的都是單字,而一直以來見到“楔形”字,也都是“單”字。

事實上,餘瓜寫出來的也是“單字”,通俗的說就是“合體字”,比如“招財進寶”濃縮成一個字。

但在讀音上仍然是“單音節”,“楔形”字顯然都是“單音節”,區別在音調、音長、音律等等,可以說“字”並不寫,音卻是難讀。

有些甚至是鼻、腹、胸等等器官單一或共同發聲的,而要做到這一點,不是【兵備使】是不行的。

“天虞之山”,趙君宗認出這個如同合體字般的“楔形”字,讀音比較複雜,他也就沒有在心中默唸。

但餘瓜卻是念了出來,很標準,趙君宗很是意外,“餘”家精英們數十年的研究,確實有成效,只是這跟“尚京文化旅遊發展部”有什麼關係?

趙君宗用力踩了踩地板,“這裡是,呃”,差點說漏了嘴,但就算他及時收口,卻因為不懂得隱藏,而被餘瓜發現了端倪。

做為最瞭解趙君宗的人,就算趙君宗自以為很能藏秘密,餘瓜其實早就發現了端倪,但他並沒有詢問,反正該說的時候,趙君宗也是會說的。

“將【高軌低建專案】研究通透,不難發現,現今視為‘新址’的地方,實則都是古代的遺蹟,‘尚京文旅’所建之地就是‘天虞之山’”。

趙君宗走到視窗掃了一眼,山在哪裡?隨後回過神,又踩了踩地板,在古代,這裡是“山”,嘖,這古代必然是很古代嘍!

“嗯,相當古代”,餘瓜肯定,“最少是萬年前”。

“山”經過萬餘年會否成為平地,趙君宗不知道,他只想知道,萬年前就有文字記載,流傳到至今?

【祭祀典禮】是屬於【太上諸界】文明,也可以說是【兵器】文明,自然不可能與【諸夏】文明有絲毫聯絡。

那【天虞之山】的“楔形”字,又為何會出現?

“文字”自然可以隨便“造”,但具有“超凡”能力的“文字”,也唯有【祂】們才有資格創造。

“餘家”精英們推斷,“至上”們或許就是一群“人類”,或者原先是“人類”,而“天虞之山”屬於新創造出來的“楔形”字,也可以稱之為“新楔字”。

“舊楔字”是【仙】創造的,【兵器】們或許能使用、掌控“舊楔字”,但“舊楔字”的一切偉大力仍然歸於【仙】。

而現今的“至上”們若是人類,或曾經是“人類”,則就需要“竊”到【仙】的偉力。

做為承載“偉力”的“楔形”字,就是現今“至上”們所需要篡改、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