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主”的稱呼,趙君宗覺得自己太過武斷,說不定並非信仰,就以【意志】下達把“資源”返還,否則就毀滅他們的世界。

若是他願意,此時可以直接驅逐,數萬人就必然湮滅於【虛暗】,但即是之前沒有一腳踩死,此時自然也不會大肆屠殺。

【上祇】晉升即是淬鍊【真身】,淬鍊方式有三種,一是回應【祭祀典禮】,一是垂釣,一是【分身】遊歷。

【偉力值】不是【上祇】晉升的標準,【真身】層次才是,而【真身】的型別卻是比較多的。

他這種【三體聚一身】的型別,稱之為【三華聚頂】真身。

“身者,合也,信也。以我之信,合彼之身,作而彼應,感而彼靈,無存想,無作用。合者自靈,不問其所以靈,信者自應,不問其所以應”。

此種【信仰】鑄就【真身】的,稱之為【持念守一】真身。

趙君宗對自己凝聚成【三華真身】,也是頗為迷糊的,但可以確定,【三華真身】是【十譜天羅】創造出來的一條“道”。

隨著【哨塔】數量不斷增加,【民俗天幕府】的面積不斷擴張,倉庫、軍營、操練場的數量,也隨著面積的擴張而增加。

【幕府】的變化,就是對【生命體】的淬鍊,【民俗天府】的重新擴張、構築,讓趙君宗獲得不少的【偉力】回饋,這讓他有些納悶。

但此次倒是很快想明白,【幕府】看似是“重建”,但其實由於【字意篇章】的更改,此時的【幕府】實則是“新建”,也就有【偉力】獲得。

【幕府】自然不存在無限擴張,它的面積跟【祇位】是直接關聯的,趙君宗是【男祇】,【幕府】面積上限是“10格”。

“格”即是【五方】界定,他是【五行塵緣】,1格的標準,就是蘊含【金木水火土】,可以是【奇物】,也可以是【建築】,或者其它的。

【金木水火土】的“上限”沒有標準,或許一塊磚頭大小就蘊藏著【五行】,【五行】無法取代【五方】,【五行】只是做為【格】的參照物。

趙君宗消耗【偉力值】具現【九吉圖錄】,【獅子滾繡球】、【象馱寶瓶】、【三陽(羊開泰】、【五福臨門】、【和諧好合】等等。

將50個形態、規模各不相同的【民眾吉圖】,安置在【幕府】的50個【方位】,再將賦予其等鮮明的【五行】。

以【太初碎片】確定“東方”,【南西北中】順序界定,整個【幕府】似乎不再顯得陰沉,隨後【幕府】就急速旋轉。

【幕府】旋轉是將【方位】進行整體“錯亂”,若是敵人入侵,可以繼續旋轉,混淆敵人的【方位】,而【幕府主】自然清楚正確的【方位】。

以【偉力】具現物界定【方位】,唯一的麻煩就是需要不定期,補充具現物的【偉力】,但趙君宗在具現時消耗的【偉力值】很多,只要不發生戰爭,是可以維持很久的。

【吉物】的效果是多樣性的,對於【意勇】的屬性有增漲,對於進入【幕府】的修煉,也有祛災、淨化、安神等等作用。

所有的增益都必然消耗,【吉物】蘊含的【偉力值】,但若是不發生戰爭,以及沒有修煉者進入,則不會消耗。

【偉力】具現出來的物件,其實並不是“優選”,【幕府】建造還是要多尋找【奇物】或【奇觀】,不僅無需消耗,還會對【幕府】有大量的增益。

【奇物】是無法制造的,但【奇觀】卻是可以建造出來,需要“圖紙”以及所需要的資源。

另外就是特殊建築,雖不是【奇觀】,也是有諸多的特效,但發揮特效時,也會有所消耗,而【奇特、奇觀】卻是不會有消耗的,冷卻時間也就必然有。

【奇物】自然不是單指物品,奇花、奇獸、奇禽等等都有,範圍很廣泛,數量卻是頗為稀少。

趙君宗沒有【奇觀】圖紙,特殊建築的圖紙倒是有十幾張,建材有,但這些特殊建築都需要“外來物”。

比如猛獸園,就需要捕捉一定境界的猛獸,又比如靈植園,就需要移植品階高的植物,而【太上諸界】的高品階資源,都已是被圈定了。

他也就暫時沒有建造特殊建築,畢竟,沒有移入指定的物件,特殊建築也不會啟用,對於【幕府】的增益也就是零,【民俗天命體】也得不到淬鍊。

【幕府】的構建此時可告一段落,【民俗天命體】也獲得淬鍊,至於所獲得的【偉力】,還不夠他【具現】一個【吉物】。

【幕府】內任何動靜都是瞞不過【幕府主】的,一支旗幟出現在【幕府】西方邊沿,趙君宗自然也是知曉的。

此支旗幟就是【錨杆】,而原本是六根的【錨杆】,為何只剩下一根?不是其它五個【世界】沒有迴歸,而是六個世界居然融合了。

透過對此支旗幟的【觀想】回溯,才知道六個世界原本就是一個世界,那位【陰影上祇】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硬是將原本的【世界】一分為六。

而趙君宗獲得六個世界後,基本上是沒有關注的,【字意篇章】改變造成時間流速的不同步,使原本就是【一家人】的六個世界,自行融合恢復原狀。

【世界:笏】。

【規模:大】。

【厲級:天】。

【色真:五色】。

【有量:五行、五元、五乘、五音、五亙】。

【五亙】就是【燧星】的【天地日月星】,匹配的是【白青黑赤黃】五色,【五音】是【殷星】的【宮、商、角、徵、羽】。

趙君宗撓了撓下巴,【有量】如此齊整的【世界】,他也是首次見到,這就帶來一個疑惑,【陰影上祇】為何要將【笏界】一分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