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法象】是在凝聚【意志篇章】後獲得,但它的形成因素,卻是與【職業】相關,與【意志篇章】並無關係。

但這是指【天地法象】的形成,它與【意志篇章】則可以組成臨時的【權威】,即是在【天地法象】內,施展【字意】權威。

趙君宗的【意志篇章】是【天地春夏秋冬罡煞】,【天地法象·五行十方鎮獄】,但最早是【五行鎮獄】。

而他是先獲得【天地法象】,後凝聚【意志篇章】的。

知道自己修煉大多因為【任務】獎勵後,趙君宗也就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先後,他必然是先完成了【五行鎮獄】任務,然後才完成【意志篇章】的任務。

他可以在【天地法象】覆蓋的範圍內,施展【九字意志】形成的權威,而【權威】是依託【權杖】,【權杖】即是【五方四面】。

也就意味著,【天地法象】是可以規避【權杖】,從而施展【權威】的,這對於很多【上祇】而言是極其友好的。

如此也就知道,【烏京】廣闊的疆域,主要危險就是來自【天地法象】內的【權威】,但目前尚未知道,【大真武天羅】的【字意】究竟是異化,還是被篡奪。

【烏族】數億聚集的東部疆域,恰恰是沒有【字意】存在的,原因暫時不明,而西、南、北、中、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則都是【字意】疆域。

獲得【印章】的那個【烏族】青年,死在遷徒的路上,【印章】被另一位青年取走,趙君宗此時就站在,原先那位烏族青年死亡的地點。

屍體已經被火化,火化後會得到數量不等的【塵玉、晶石】,親屬一般不會將這些【塵玉、晶石】交易出去,而是放入罐中,然後埋進土裡或放在塔中。

趙君宗【觀想】中的所有痕跡進行“回溯”,這是所有【上祇】都能做到的,無非回溯的時間線區別,而這跟【偉力值】消耗量相關。

【印章】最後被放進了一個罐子內,隨著數萬烏族遷徙腳步而前行。

一個“瞬跑”,趙君宗就抵達罐子被埋下的地方,而罐子所埋的地方,就是數萬烏族,新的棲息地,此次遷徙花費約7個月時間。

大部分烏族雖然無法修煉,但由於身體結構原因,只要營養跟得上,就可能不眠不休的移動。

混沌五方,就是明確卻又模糊的【東西南北中】。

舉例的話,就是地球儀。

不管地球模型如何轉動,托住地球模型的架子是不會動的,而托住模型的架子,就是清晰的【東西南北中】。

依然是地球儀的例子,【地球模型】被轉動,從而各個國家的位置也就變動,【方位】也因此產生變動。

簡單的說就是,位置改變,方位隨之改變,但【星球】方位不變,此為【混沌】。

而【太上諸界】,則是位置改變,方位不變,【世界】方位改變,此為【界定】,這也是【世界】為何能“割裂、兼併”等等的主要原因。

【烏京】在【明京】進行方位明確,則是位於【北】,烏族原先聚集的疆域,在【明京】就是北部,而在【烏京】卻是東部。

如果【烏京】沒有徹底融入【地藍星】,它被界定為北部,那麼,在【烏京】任何位置“定位”,它永遠都是北。

也因此,數萬烏族看似走出極遠,由於【烏京】融入【地藍星】的原因,他們其實繞了一大圈,雖未回到原處,卻依然是在“東部”疆域。

這就使得數萬烏族沒有逃脫被俘獲的命運,大量的【地藍星】修者從四面八方湧入,真正殺掉的是那些無法生產【塵晶】的貴族。

貴族的數量很少的,而死後不僅會化為【塵晶】,也有一定機率會爆出【異方】。

【異方】就是需要【五色紅塵】啟用,才能與【塵緣】融合的超凡兵器,是【昊種】隕落後形成的。境界統一是【真源】,蘊藏的資訊量卻各不相同。

趙君宗對於發生在附近的,大規模捕奴行動沒有去關注,將那罐子從地底挖出,隨手拍碎,將跌落的【印章】接住。

【漢武天命】匹配度頓時增漲,【獎勵詳解】則有了更新,【印章】確實是等同於【傳國玉璽】的物品,但它居然還有十七枚。

透過【大資料】則能知道,此枚【印章】是距離約2700年的文物,屬於一個名為【昔】的諸侯國國君。

此位國君名昔必,裴姓,國家原址在【聯邦】西北的【渠京】境內,【昔國】鼎盛時期,佔據如今【渠京】三分之二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