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星】中部是【晨曦上帝】教的地盤,整個中部浩大疆域,都是【晨曦上帝】的【王國】所佔據,疆場面積大約是【虞星】的百分之一。

教派的架構是,教宗、教長、主教、教士、教師、教徒,又以紅、紫、藍、綠、灰,四色配上九條紋,區分地位,教宗穿的是“橙”色教袍,沒有條紋。

九紋紅袍教長,是僅次於教宗的存在,是一個【王國】的教派最高存在,凌駕於【國王】,每一位【王侯】的冊封,都需要九紋紅袍教長經手才具備合法性。

【教王】是不被承認的地位稱呼,康德納這些【教王】,在五個【上帝教】中,是九紋紫袍主教的地位。

三面牆前豎著高高的書架,所有書架上都擺滿了書籍,寬厚的長桌,筆墨紙等擺放著整整齊齊,書桌與左側書架間,靠近寬大玻璃窗的位置,有一張搖椅。

鼻上架著眼鏡,滿頭銀髮,面色卻圓潤光滑,難以稱呼是老者還是青年的人,似乎感應到了什麼,皺著眉頭放下手中厚厚的書籍。

起身走到衣帽架處,緩慢而細緻的將“九紋紅袍”穿上,隨後走到書桌前,將桌上長柄銅鈴提起。

隨著他右手的晃動,鈴蕊撞擊銅壁,卻並沒有鈴聲在房間內響起,但僅是三五秒後,就有敲門聲出現,得到應允後,四位身穿“紫藍”九紋教袍的男女走入。

“紅紫條紋”,是【晨曦上帝】教專職戰鬥的人員,稱之為【天使】。

由於五個【上帝教】的架構、制服等等都幾乎相同,就只能在條紋及顏色複合上做些改動,以區別彼此。

四位天使單膝跪地,右手貼額,平淡的齊聲說,“晨曦照吾,吾無瑕疵,參見【廑明寒浞】教長”。

“去把康德納找來”。

四位【晨曦天使】男女則面露疑惑,九紋紅袍教長【廑明寒浞】恍然,叫康德納的簡直不要太多,他需要說出完整的,“晨廣王約恩唐納德”。

就在四位天使轉身時,聽到“等等”,他們立即又迴轉面對【廑明寒浞】教長,教長似乎在感應著什麼,片刻後揮了揮手,中斷此次命令。

所有【教王】背後都有【九紋紅袍】教長的身影,【廑明寒浞】教工自然也沒有例外,【晨廣王約恩唐納德】就是他支援的。

而被康納德滅掉的旦恩、班恩兩個教派,實際上也是他所支援的,但他並沒有干涉自己支援教派之間的戰爭。

戰敗的【教王】若是能活著逃回【晨曦城】,【廑明寒浞】教工依然會提供贊助,讓這些【教王】重新選擇一個國家,將原來的【教派】重新建立。

【虞星】太過遼闊,五個【上帝】教的【王國】,佔據的疆域,也不過百分之五的【虞星】面積。

還有百分九十五的疆域,等著【王國】們去擴張,【教派】們去傳道,每次傳道成功,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信仰之力。

這些信仰之力是吟誦,由【廑明寒浞教長】所編的【教典】所產生的。

也就歸屬於【廑明寒浞教長】,在【上帝之海】(信仰之力長河)積蓄越多,他獲得的【上帝權杖】就越穩固。

【上帝權杖】越穩固,【教宗】之位的爭奪勝算也就越高。

而【上帝權杖】的具體展現力,就是【多羅王祇】的數量,【廑明寒浞】教長曆經萬餘年,已是獲得37尊【多羅王祇】。

康德納並非第一次建立【廣目多羅王教】,他也是經歷無數次的沉浮,否則,不可能僅是攻滅旦恩、班恩兩個公國,【廣目多羅王】就被創造出來。

【廑明寒浞】自是清楚【廣目多羅王】即將成形,但在時間上做不到精確,只是不精確並不要緊,反正“成形”時必然有感應。

讓他錯愕的是,【廣目多羅王】成形當刻,居然伸展身軀並邁出右腳,這就是他喚來四位戰鬥天使的原因。

他是可以直接前往【上帝之海】的,但他是什麼身份、地位,豈能親自冒險,而【九紋紅紫袍】的戰鬥天使,都是【兵極】圓滿境界。

只要他將【偉力】附加其身,而【上帝之海】對於信仰【晨曦】者,施加的傷害並不大,如此,四位戰鬥天使就可以“泅渡”【上帝之海】,抵達【大禹之淵】。

【虛暗】是恆定的漆黑,也被稱為【深淵】的【禹淵】,則是恆定的“明亮”,【上帝之海】實際上是強行在,【虛暗】與【禹淵】中開拓出來的。

而【多羅王】所在的【空間】,在【禹淵】的最外沿,受【虛暗】與【禹淵】影響,長期處於“光與暗”反覆交替的環境。

由於數量眾多的【多羅王】,所處的環境如同一座座孤島,也被稱為【多羅群島】,而所有【教長】創造【多羅王】固然是穩固【權杖】,但更多的是為【上帝】而戰。

【色彩】是【虞星】最原始的信仰,【晨曦】代表【白色】,【旭明】代表著【青色】,【無盡】代表著【黑色】,【落幻】代表著【赤色】,【燭微】代表著【黃色】。

【虞星】先祖們一直都在尋找【色彩】的根源,他們發現了【虛暗、禹淵】,堅定的認為,【虛暗】就是【黑色】根源,【禹淵】就是【白色】根源。

【虛暗】是混沌五色濃度太高,從而凝固而形成的,但【大禹之淵】是如何形成的,相關資訊卻是極少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