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你只是如果,他以為是結果 第564~565節 原來是【模擬器】啊(第1/4頁)
章節報錯
趙君宗此次來【涼城】,則是要註冊一支商隊,不註冊自然也可以,卻是無法享受【漢闕】體系的各項福利,比如無需繳納關卡費、稅收減免等等。
但註冊的話,也有一些不便利。
比如自家商隊頭領的【交易】等級低,遇到【交易】等級高的客戶或貿易伙伴,虧本是妥妥的,只是反過來,自己也是能賺個盆滿缽滿。
從臨河的【漢闕】廣場離開,環境就相當混亂,由於他穿的是【越國】軍裝,打鬥的人群也就自然避開他。
趙君宗對【涼城】當前的混亂局勢,沒有直接斷定叫“鄭一板”的管理者不作為,在治理【利納亞】附屬村莊時,“渾無邪”也曾故意放縱“混亂”。
渾無邪是不在乎當地人口的,他對村莊內的修煉資源,則是虎視眈眈,而若是村莊內打鬥激烈、持續,他在維持秩序名義,暗中掠奪了這些修煉資源。
【涼城】有十萬駐軍,要平定城內混亂只是小事一件,但城內隨處可見的【越兵】們,卻沒有制止,反而成群結隊的進出各個街巷。
很明顯就是跟“渾無邪”相同的策略,利用全城大亂斗的時間,有序的掠奪城民們“撿拾”儲存起來的修煉資源。
至於打鬥造成的血流成河,渾無邪當時處理方法,是將所有活下來的青壯貶為奴隸。
由健壯的婦人主持村莊工作,承諾村莊交足稅賦,她們的男人、兒子就可以回來,而村民們之間埋下的仇恨,卻是置之不理。
難以知道叫“鄭一板”的管理者,是不是也用這種策略,而【越國】當前並不要求前線“回血”,【珠曼堡】也就無需向【涼城】交稅。
而【涼城】面板中顯示的【資源】種類,是僅指【城涼】區域,不涵蓋轄下的17個城堡、城鎮,【珠曼堡】境內的資源只有7種,倒是普通資源頗為豐富。
趙君宗回到【珠曼堡】,就將【商隊】組建之事交給“曼蘇伊”,【商隊護衛】則就由他的106個族人擔任。
【徵北府·巖陵軍·第四指揮部】的攻略方向,就是原【珠涼曼達界】,【乙、丙、丁】三個字頭,分別負責一個攻略區域。
【涼城】建立的時間較晚,比它更早建立的則有五座【主城】,其中屬於【越國】的有兩座,分別是【月勾城、露山城】。
【阿思汗國】則建立三座主城,【猛虎城、落劍城、曼城】,如此雙方就各自擁有三座主城,如今主力都集中在【荒祇大漠】。
【荒祇大漠】是位於原【珠涼曼達界】最北端,是大量【上祇】頻繁降臨的地方,可以說是【珠涼曼達界】文明的起源地。
那地方是草原、沙漠、綠洲的環境,也是【珠涼曼達界】最為廣闊的疆域,一旦獲得【主權】,主城規模必然很大,轄下堡鎮村數量也會很多。
這些就不是趙君宗關注的重點,【商隊】若是能賺錢,【晶幣】居多,但也會有【圓】的收入,就看【商品】是什麼了。
他當前還無法【鍛造】出無需求的【兵備】,【兵備】貿易也就無法進行,而【商隊】初建,也沒必要進行太高階的交易。
與【阿思汗國】交戰,也是俘獲不少的【漢獸】,趙君宗雖然沒有【漢闕】,卻也是天然與【漢獸】親近的,馴化過程極為順利。
【商隊】也因此擁有170匹漢獸,可承載的貨物,不管是重量還是數量都是相當可觀的,而【商隊】當前將六個附屬村莊形成閉環貿易圈。
當前主要就是以物易物,村民們手上並沒有多少【晶幣】,【晶幣】自然由【諸侯國】發行,也可以用物品,從【漢闕】進行兌換。
忙完這些後,趙君宗就帶著49個【越國漢兵】,將7處資源點逛了一遍。
五處資源點是【白色品質】的藥材,一處是【綠色品質】的建材,還有一處是【綠色品質】的造材。
資源點可以放養,產量就很隨意,若是投入維護的話,產量基本來說就會固定,但這需要相關的培植知識,可以從【漢闕】處獲得“灌頂”。
“灌頂”的前提則是透過考試,比如一年級升到二年級,考試透過就能獲得二年級知識的“灌頂”,然後繼考試,去獲得三年級的知識。
與知識無關的【漢闕】,就不會有學校、私塾之類的特殊建築,也就沒有【吉】的加成,但可以自己創辦學校,找【漢闕】認證學歷的人擔任夫子。
“灌頂”類的考核,機會只有一至三次,一般知識越深,考核機會就越多,小學類知識的灌頂,考試機會只有一次。
若是考試失敗,則就只能付費買“知識”的灌頂,但“灌頂”就跟【漢化】一樣,只管硬塞識知資料,懂不懂是不管的。
這種情況對修煉者並不陌生,趙君宗儲存資料資料時,也是統統不理解的,但還是要儲存進【塵緣】。
等遇到相關事例時,這些資料資訊就會自動傳入“腦中”,然後,他就差不多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