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你只是如果,他以為是結果 第546節 為【漢王】而戰的同盟們(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會是【地藍星】人吧?但【地藍星】也是有很多族群的,這小妞怎麼就這麼確定的說是他的族人?
“他們受傷了,是我們聚落救了他們,我們希望得到回報”。
趙君宗頗為好奇,就讓伊娜莎哈指明位置,然後進行【意念預判】,一些影像在腦中浮現,只會顯示“威脅”源。
大多時候,“威脅”都自來於人或獸,環境形成的“威脅”很少,也因此“威脅”源三米以外的環境,並不會被出現在“影像”中。
具備“殺傷力”的人只有二十七名,其中有三名略為熟悉,想了想後,才記起是之前分道揚鏢,十四位原“上祇”中的三位。
他此明白伊娜莎哈所說的“族人”,想來原【上祇】重置,且【漢化】後,輪廓、膚色、髮質等等,都具有極高的相似度。
這其實是相當明顯的,只不過他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如今想來,他跟渾無邪、富大貴,確實有高度相似的人種特徵。
【太上諸界】的歧視主要是“地域”,與膚色、族群是完全無關的,類似“城裡人”看不起“鄉下人”,跟對方的膚色、民族是沒有關聯的。
仇恨也是集中在【地域】,比如【芷谷】跟【利納亞】之間,就有長達千年的仇恨,而在【利納亞】內部,【且未】跟【利納】之間同樣也有仇恨,可謂環環相恨。
但如果相隔較遠的兩塊【區域】,其民眾反而相處融洽,就算語言不通,也是可以交易、通婚,等等。
這就使得【太上諸界】的民眾,對沒有利益衝突的陌生人,不會太過排擠,遇到落難的陌生人,一般也會施以援手,有的會要求回報,有的則不會。
落難的三位原【上祇】,身高兩米三左右的叫“巨無基”,此姓名讓趙君宗暗中吐槽很多回。
另外一位臉上有疤,身高約在一米八七左右的青年,名叫“楊越猛”,還有一位氣質頗為陰沉的青年,名叫“孟大鐘”。
【上祇】重置後都是其原來的容貌、身高,也就是他們在尚未【登祇】前的容貌、體形,等等,楊越猛臉上的疤是新近添上的。
見到趙君宗時,三人很是欣喜。
彼此同屬【漢王】陣營,也是為【漢王】登基而戰,關係是天然的親近,特別是在落難後,見到同族就更有安全感。
伊娜莎哈索要的回報,一是外界的情報,也就是地理大異變的原因,一是物資補給。
由於地理大異變,她的聚落失去所有的田地,糧食儲備已然不多,又擔心會繼續異變,而不敢開墾,但主要還是【地域】歸屬的擔憂。
【太上諸界】的歧視即是主要在【地域】,也就意味著【領地意識】極其濃厚,很多時候的衝突,就是【領地】方面的爭議。
伊娜莎哈跟她聚落民眾們的擔憂,就是此時所在的區域屬於誰,若是“無主”,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佔據。
若是“有主”,則就要前往商議歸附,或者遷移。
此處區域自然屬於【且未鎮】,173團當前受僱管轄著此鎮,即要擔負起稅收、治安等等,也要對十二萬餘的鎮民進行土地劃分。
趙君宗做為三巨頭之一,自然擁有【且未鎮】境內土地規劃的權力,他從隨身攜帶的揹包中取出空白“委任狀”。
所有“委任狀、土地證”等等,都是“烏迪哈”製造出來的,但他當前人手嚴重缺乏,就將【且未鎮】的大權,全部發放給173團。
“捉蛇者”伊娜莎此時自然不敢加上“哈”,她同意擔任此地的村老,認同當前的稅率,服從相關徭役,等等,就此擁有當前區域的“使用權”。
若是想獲得“擁有權”,伊娜莎就要前【利納亞城】拜見“烏迪哈”,成為“烏迪利亞家族”的成員,此聚落、區域則就成為她的“領地”。
當前時機可以說相當不錯,烏迪哈的家族成員只有他自己,伊娜莎若是願意加入,想必是沒有什麼阻攔的。
伊娜莎對加入【烏迪利亞家族】沒有排斥,接受委任狀、土地證等等檔案後,就帶上幾個青年,前往【利納亞城】。
楊越猛、巨無基、孟大鐘則加入趙君宗的隊伍,他們的傷基本上已經痊癒,但因為“回報”的問題,一直滯留在這個聚落。
分道揚鏢的時間是在【漢時】四天前,那時還是在【大康國】境內,趙君宗、渾無邪、富大貴是在之後被173團招募。
而楊越猛、巨無基、孟大鐘三位【老祇】,最開始並沒有結伴而行,都是單獨行動,只是【漢星球】當前的險惡出乎想象,三人在不停戰鬥、逃亡中,耗盡了補給。
很偶然的機會下,三位老祇聚在了一起,由於“方位”資訊的缺失,他們只能盲目的選擇方向行走。
計劃當然是有的,只不過當前境遇實在太糟糕,所謂的計劃也就不想再提,而趙君宗的發展顯然很不錯,三位老祇就決定加入其中。
趙君宗自然不會拒絕,這些重置後【上祇】們,不管出於什麼目地,總歸都是為他的【登基】而戰,只要不是品性太過惡劣,都可以成為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