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宗此次就攜帶大量的日用品,鹽、茶葉、味精、鐵製農具等等,更有布匹、首飾、拔浪鼓等婦女小孩喜歡的。

野人們因為生存環境的原因,基本上是不願劫掠這些自動上門的商人,所以,圍住趙君宗的野人勇士雖然個個眼冒紅光,卻沒有誰出手搶劫。

“大夏溪”土產不多,特產更是沒有,一些想著百倍利潤的商人來了一兩次後,就不願再來了,沒有太大的利潤嘛!而“大夏溪”山民在沒辦法靠山吃山的情況,依然堅持在此地棲息,就是因為一個傳說。

野人部落,傳說就是凝聚力,一個沒有傳說的野人部落,遲早要凋零的,所以,傳說什麼的,聽聽就算了。當然,這是趙君宗以前的想法,在獲得多張“三國帖”以及“魘鬼”後,他知道這些傳說假中摻真。

漸漸明亮的天色下,一眾山民從寨內走出,趙君宗正要打招呼時,身形驟然往後退,然後翻滾調整身形,迅速朝遠處遁逃,這一切自然是“大恐怖”操縱完成的。

“叼,這是跟[夜凰會]黃勝一樣的存在?”

黃勝對趙君宗沒有敵意,但趙君宗曾作死的要攻擊,“大恐怖”當時也是這樣反應,這意味著面對黃勝,“大恐怖”是沒有規避的機會,一招就被秒掉。

“晉人後生,莫驚”,粗壯的嗓門傳來沙啞的聲音,而聲音就在身後。

“大恐怖”還想掙扎,一雙溫熱的手已是擒住趙君宗,如小雞般被擒起來,朝寨內移動而去。

“我叫典韋”。

趙君宗一臉驚駭,特麼的是誰?是完美喚醒了“典韋”?

他獲得“三國帖”後就知道,他用“靈丹”餵養喚醒的“三國人物”,實際上是“降服”喚醒。

這些被“靈丹”喚醒的三國人物,忠誠度都是100,且認他為主公,好感度什麼的就不必在意了。誰會對強行喚醒自己,還收為部從的人有好感?

三國人物真正復甦方式暫且不知,但這種復甦就是“完美喚醒”,復甦後不僅保留巔峰時期的實力,還有完整的但被重新更改過的“記憶”。也就是不存在“三國爭霸”,面是變成“龍、鳳凰、巫、妖、神、魔”六族的恩恩怨怨。

典韋面相醜惡但他卻是“神族”,也就是曹操的部屬都是“神族”,吳國是“魔族”,蜀國是“妖族”,其他的全歸於“巫族”。

龍、鳳凰則是原形生物,是武器裝備、座騎技能的起源,如水龍、火龍、赤焰炬石等等,又如,方天畫戟(鳳凰)、“丈八蛇矛、青龍偃月刀”等等。

趙君宗此時了也就知道,是誰有能力將“伊籍”雕像移走,也唯有同為“六大先天族”的神將典韋,才有實力及資格。

乾嚥幾口口水,趙君宗也冷靜下來,沒有第一時間被秒,顯然還是“大恐怖”加身的原因,就是不知道神將大佬想要做什麼。

神將典韋不想做什麼,他想知道大晉帝國的具體情況,話裡話外,丫要造反咧!

想想“黃勝”的武靈一出場,就秒殺數百上千的[第四天災],典韋就算率領著一群菜雞山民,也是有很大機率攻城掠地的。

趙君宗沒有為大晉帝國盡忠的覺悟,把自己所知的都告訴了典韋,典韋聽完後也沒有為難他,讓他公平的跟山民們交易,趙君宗心想,俺哪敢不公平吶!

趙君宗感到疑惑的是,典韋的雕像怎麼會跟伊籍在同一個地方?莫非雕像的散落並沒有什麼規律?但這明顯不對,不管是褚飛燕、武安國還是區星、嚴百虎,甚至默默無名的留贊,都是有受人供奉的痕跡。

褚飛燕斷掉香火已經很長一段時間,而在城內受人供奉的武安國,卻仍然能零星獲得香火。

[將侯無雙]的遊戲背景裡介紹說,夏商周、漢魏晉,至今已有兩千餘載的文明,兩千餘載前是“國野”時代,也就所謂的“城裡人”跟“鄉下人”。住在城池裡的就是國人,住在野外聚落的就是“野人”,雙方打了很多年的仗,最終“國家”戰勝了“野人部落”。

[將侯無雙]裡的世界稱為“天闕”,即“天闕”大陸,大陸雖然是一整塊卻疆域廣闊,野人們依然有棲息之地,只是都是苦寒,沒有特產的區域。而有些野人部落已經具備建立國家的實力,卻似乎受到什麼影響,依然保持古老的部落形態。

趙君宗想到此處,就大致能知道野人部落為什麼不建立國家,看看“夏商周、漢魏晉”就知道,基本上都是祭祖。而武安國、褚飛燕這些遠古雕像就被棄之。由於無法遷移,只能是冷落一旁。

“魘氏野人部落”由於長期混雜於晉國文化內,也是背棄了祖訓,祭起了“魘祖”,而他們本該祭的是“褚飛燕”。

而[天闕]大陸每個國家幾乎都有特殊兵種,特殊兵種的職責並不是對內對外戰爭,而是鎮壓真靈,三國人物當前就是“靈類”。如此,也能猜測出,大陸國家勢力是知道“三國人物”存在,並將其視為威脅。

歷史迷霧似乎吹散了一些,但更加凝聚,趙君宗甩了甩頭不再追溯這些,他還要忙著去誅靈,交易一完成就趕緊跑路。趕路時,隱約看到數支捕奴隊,頓時咧嘴而笑,蕪湖,“大夏溪”山民今非夕比,這些捕奴隊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