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技形成的濃煙、焰火、岩石充斥著整個戰場,爆炸的聲音更是響不絕耳,【三更放煙火】著實厲害,多次騎兵衝鏡都沒有令他落馬。要知道,他可是衝在第一位的,承受的攻擊也是最多的,由此可見,這哥們的操作也是相當牛【逼】的。

【鷹高颺】則沒有堅持到最後,他在第三次騎兵衝撞時落了馬,然後遭到趙君宗等人的圍毆。儘管【棕鷹會】的成員也很努力,但因為趙君宗的存在,使得【鷹高颺】不僅寶物盡毀,身上裝備更是被【回收】,死的時候,居然只穿著一套“常服”。

【鷹高颺】雖然已戰死,但【棕鷹會】的成員卻並沒有放棄,這場戰鬥其實是一場“賭鬥”。賭注顯然只有【三更放煙火】與【鷹高颺】知道,但肯定價值不菲,所以,賭鬥的結果是一方死盡。

【三更放煙火】也沒有堅持多久,他雖然有騎馬的優勢,但敵方尚有7名騎士,而已方全都是“下”馬了。

他死前固然拉了個墊背,但敵方依然有6名騎士。而不管操作如何,“騎兵”都不愧為“古代”戰爭之王,在戰場可謂佔盡優勢,所以,除趙君宗,已方的成員皆是心情沉重。

見【三更放煙火】被斬殺於馬下,【棕鷹會】尚活的3名步兵成員,迅速朝另外6名騎士方向奔跑。【煙火】方尚活15人,人數比對方多,但並不佔據優勢。

特別是敵方6騎發起衝鋒時,必然會將他們的陣型衝亂,而三名棕鷹則乘機撿人頭。僅是一炷香(5分鐘)不到,15人就只乘下了6人,而敵方戰死2名步兵,人數反而佔了優勢。

趙君宗的表現是極其亮眼的,【鷹高颺】就是死在他的刀下,也只有他能“連擊”形成裝備耐久消耗,致使【鷹高颺】以尷尬的狀態死去。

而之前死掉的2名步兵,也是趙君宗殺掉的。

不過,趙君宗也知道,沒有已方隊友的掩護及犧牲,就算有【大恐怖】在身,也是很難在這種“百騎”衝鋒下獨善其身的。

“百騎”看似數量少,然而,身臨其境就知道,人被敵方“百騎”蜂擁而過,就如被塞進一個四面皆是“尖刃”的窄小空間內。身體幅度稍大,就必然觸碰到“尖刃”,而保持不動,空間太窄小,必然造成“身體”的不適。

當【煙火】方只剩下趙君宗一個人時,他所受的聚焦自然是最多的,而【棕鷹會】此時尚有6人,【煙火方】死掉5人,只拼掉對方1人,而活下來的,正是那6位騎士。由此可見,騎士的優勢有多大。

趙君宗孤零零的站在戰場上,敵方六騎已是拉開距離進行蓄勢,他們分成兩列,一列三騎。先是緩步,待預熱過後,馬速驟然提升,距離趙君宗約十數米時,兩列分開左右朝趙君宗“繞”去。

趙君宗自然不是乾站著,但他也沒有如受驚的兔子般東竄西奔,而是緩步、固定的朝後退。將“背”部顯現給敵人,是最有利“大恐怖”的姿勢,也是趙君宗“防守反擊”最舒適的姿態。

技能釋放有三種方式,一種是“默唸”,一種是“喊技”,一種是“規動”,前兩種方式雖然不同,但都是由“智慧”操作。

“智慧”操作的優點是“動作”不會走形,出其不意;缺點就是,一旦戰鬥狀態時的姿勢無法形成“技能”,則無法釋放技能。另外就是攻擊角度的“呆板”,遇到操作好的,極其容易招招落空。

並且,設定成“默唸或喊技”後,與人交談時,千萬不要“拔刀、拔劍”之類單獨組詞,必須連貫。比如“我當時拔刀如何如何”,不能“我當時,拔刀”,結果就是真的“拔刀”了。

“規動”就是規範動作,優勢就是攻擊角度可任意改變,缺點就是動作一旦不規範,技能無效,以及不容易“出其不意”。

趙君宗設定的是“默唸”,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對“戰機”的把握是【新手級】。

雖然【戰機把握】會隨著戰鬥次數增多,而漸漸有了“直覺”,但仍然是屬於“天賦”類別,絕大多數【高玩、職競】都是靠【天賦】的。

設定成“默唸”的優點在於,“大恐怖”操縱期間,只需要在不停“默唸”拔刀、一擊等等技能名稱,一旦姿勢正確,技能就可釋放。

而“大恐怖”操縱期間,姿勢大多時間都符合“技能”釋放條件的,趙君宗要做的就是“校準”角度,這也是他總能做到“主要害”攻擊的原因。

他此時的算計也因此很簡單,就是等敵人抵達戰技攻擊範圍內時,就開始“默唸”戰技名稱,就算落空也無所謂,反正他有“大恐怖”,總能險而又險的避開敵人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