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蝦兵蟹將落荒而逃。

婦女營大有進步,共培養出五個女秘書,三十個娘子軍,四十個醫護。

李自成大喜,一連跟秘書頭子神清氣爽三日不下炕。

邢秀娘吹枕頭風,說想要個孩子。

“戎馬倥傯,生下來也不好養。算了吧。”李自成提褲子就跑。

實際上,《大明王朝》裡想生娃要另花錢,當初老王窮,所以李自成註定絕後。

這事將來也是個隱患。

李自成蝸居深山時,關外大淩河之戰正如火如荼。

大淩河位於錦州東三十餘里,地處遼西走廊咽喉地帶,是遮蔽錦州的重要防線。

明軍若要固遼,就必修此城;而後金要想攻明以及跟蒙古人交易,也就必拆此城。

從袁崇煥之前起,雙方對大小淩河二城爭奪就非常激烈,已是兩建兩拆。

從大淩河城再次修築開始,朝廷裡是守是棄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磕磕絆絆反反覆覆中,城牆上的雉堞尚未完工,後金大軍氣勢洶洶而來。

關外前線指揮有兩層體系:督師經略和遼東巡撫。權責既不清,推諉扯皮就難免了。

袁崇煥時,為了避免狗屁倒灶之事,崇禎皇帝撤銷了巡撫,以統一事權。他對老袁真的挺不錯。

還有件事也能看出來。

前遼東巡撫因為發不出軍餉,被譁變士兵羞辱的自盡了。然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袁崇煥及時到任,“請速發關內外積欠七十四萬金及太僕寺馬價並扶賞四萬金,以無誤封疆……”

崇禎皇帝眼都不眨就掏錢了,兵變也就消弭了。

還有,天啟皇帝對袁崇煥也不錯,“朝議以崇煥、(王)之臣不相能,召之臣還,罷經略不設。”

這待遇沒的說。

袁死後,崇禎皇帝唯恐重新出山的孫承宗權利過大,又開始設定遼東巡撫牽制。

然後遼東巡撫丘禾嘉就和孫承宗有了衝突,互相不甚配合。孫承宗就想趕走他。

崇禎皇帝先用孫穀代替;緊接著又讓謝璉上;然後一思考決定還是啟用丘禾嘉;最後一拍屁股又以劉宇烈為兵部左侍郎兼右金都御史,巡撫遼東、山海關等處地方。

一個遼東巡撫,戰時旬月之間連續變更幾道任命。好嗎?

明軍先是用添油戰術救援大淩河,被後金逐一吃掉。

九月份終於湊齊一支兩三萬人的大軍,再次增援。

後金佯退,山海關總兵宋偉和遵化總兵吳襄二人都以為有便宜可撿,搶先衝出。

皇太極直接從兩翼切入明軍陣營,吳三桂他爹見勢不妙撒丫子開溜,只損失一百來人;宋偉被出賣慘了,五千車營火器全軍覆沒。

左右翼潰散,中路統兵的監軍兵備道、太僕少卿張春直接被後金火炮騎臉。

後金在天啟二年既已開始造炮,崇禎四年正月又仿製成紅夷大炮。漢軍旗人王天相用失蠟法,又對火炮不同位置進行相應退火處理。可以認為後金鑄鋼炮技術已經獨步天下。

張春跟皇太極在火炮對射中落敗,撤退時又遇伏,大明數萬援兵眨眼間土崩瓦解。

張春被俘虜,不降,將會羈壓瀋陽凡十年。等到松錦之戰前,皇太極以張春名義想跟大明議和。

崇禎大怒,抓張春兩兒下獄弄死,老婆自殺。張春得信後徹底絕望,留下一句“俯仰能不愧,至大而至剛”,在獄中自殺。

後話不提。

遼東戰事緊吶!

此時孔有德應該已經從海路出發去支援大淩河了。李自成早前給王徵、王懷鞠發的預警也不知管不管用。

管求不了那麼多,先顧自己。

李自成不能閒坐著吃老本,人多了難養活啊。沁水秋糧等等再徵收,這回要大幹,先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