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網打盡(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洋太,李自成鞭長莫,當前能在那邊設個天地會堂口已經是極限了。
眼前讓他頭疼的問題更要緊。
初九,李自成下令動員三千餘地方警衛隊分赴黃河沿線孟縣、溫縣、武涉、原武協防。
新兵營的一千多人臨時組成兩個,隨時準備上戰場。
袁宗第被調往開封對面的封丘縣駐防。
谷可成的騎兵師一分為,三哨人馬去黃河沿線巡防;三哨人馬去修武縣駐,高機動性可以震懾各地宵,同時還是前線的預備隊。
衛輝只剩下大統領的「御林軍」和劉宗敏的獨立營。加起來八千多人。
就這麼些兵力了。上黨那邊原本就走不,再加上新收了張天琳、劉忠、焦得名、吳汝義四支隊,李過、高一功、張能還要就地整編那八千多農民軍。
在明末造反就是這,要麼流竄要麼打,幾乎沒有一天安生日子。
初,李自成勉強收到個好訊息。
李九成等人頂不住,要投順。
這幫人之前從衛輝北,在湯陰附近開門紅擊敗了無心作戰的川軍。鄧玘躲進縣城高掛免戰牌。
難得左良玉來解了圍。李九成且戰且,在林縣清池、柳泉等地和老左硬幹了兩,互有勝負。
左良玉不敢再,李九成也傷筋動骨。
鄧玘又覺得自己能行,殺到林縣時正好遇到劉國能、一字王、領兵王、黑蠍子等九營農民,大戰一,川兵被擊潰。
李九成又竄到磁,被王樸、湯九州攆的雞飛狗跳。
各家農民軍進上黨,李九成知道那是短毛地盤不願去。開始他還想往山東,結果在大名府又被梁甫攔住了。
李九成南下到了浚縣跑不動了。也就是明軍沒有協調指揮加上不齊,不然趁著其他流賊進山時機早把李九成這幫人斬盡殺絕了。
耿仲明提議繼續往山東,反正殺山東兵如刈菜。毛承祿說別忘了那邊還有吳襄的遼,兩條腿跑不過人家四條,咱們別折騰,投短毛不丟人。
三個頭目還在爭論,楊嘉謨、張全昌偵知情況後殺過來了。
李九成趕緊帶著隊伍過衛,一邊給短毛報信一邊往衛輝府城跑。
好在高起潛沒有半路截擊。
大統領沒工夫和一群叛軍多,讓他們先去找谷可成接受整編。李九成卻說大敵當,多一個兵就多一份力,投順第一戰他要當先鋒。
這三千人可以算精銳,不過衣衫襤褸跟叫花子一,還是去後方修整吧。
大統領只把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毛承祿、蘇有功、陳光福、高志祥等十幾位將領留在身邊。
一來讓他們看看大順雄,二來防止鳥人們在後方煽動搗亂。
七月初,楊嘉謨、張全昌在滑縣按兵不動。
左良玉領兵二千三百由淇縣去了輝縣。
….
本章未,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張知縣起初不願給左將軍開門。這倒不是老張投了短,是擔心官軍進城禍害。
衛河北面的輝縣、淇縣是衛輝府內僅有的兩座沒被短毛騷擾的縣城。實在是沒人手搭理他們。
其他農民軍倒是打過輝,被張知縣守住了。
張克儉是崇禎四年的進,原本靠守城功勞屢次升遷。崇禎十二,他在湖廣僉事任上被提拔為河南巡撫。他還來得及赴,張獻忠虜獲楊嗣昌的特,取得軍,密令二十八騎改易官軍衣,持符入襄陽城。
偌大的襄陽城就被二十八人開啟了。張獻忠發了好大一筆財。張克儉被殺。
也是個糊塗蛋。
話說張知縣死活不給左良玉開,然後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