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明的世界地圖(第2/2頁)
章節報錯
從此與之一刀兩斷。
閒話不,反正當前的朱國弼還值得巴結一下。
再下來就是現任協同守備南和伯方一元。
協同守備相當於副守,同樣位高權重。老方後來投韃了。
還有之後接任守備的寧陽侯陳光裕、忻城伯趙之龍兩,雖然都是廢,但有必要要送禮上門巴結一下。
勳臣之中自然也有沒那麼
廢,雖然他們沒啥實,但也要賣個好。
比如常遇春後人懷遠侯常胤緒。
常胤緒是南驚錦衣衛世襲指揮使。這只是個虛,只領俸而不親事,跟北驚的錦衣衛指揮使不能比。他前些年也出任過守,還被崇禎加了太子太師。
老常和《坤輿萬國全圖》有牽扯。
那是一張世界地圖。
萬曆三十一,常胤緒結識利瑪竇、徐光啟、李之藻等,參與了《坤輿萬國(兩儀玄覽)》全圖的製作、出,併為《坤輿萬國(兩儀玄覽)》全圖題序。
《坤輿萬國全圖》第二版改名為《兩儀玄覽圖,常胤緒親筆題序後被大明萬曆皇帝作為貴重禮品贈送給了藩屬國高麗。
從常胤緒做的序言,起碼能看出他的眼界、思想很開闊。
序言譯文:
我們探究天與地的範圍,其中大、小地方都,而且各類物體間錯落有,不相沖突。探究天地造化的玄機與奧秘所,粗粗細細都不會遺漏。其中的道理無窮無,是好學者盡情發揮的一門大學問。
這種學問沒有盡,學習它的人一輩子的時間都學不完。這不是在貶低自,而是來自西方國家的一位名叫利瑪竇的人的觀點。
……利瑪竇說,我們腳下的大地就像一個圓形的球,高懸在宇宙蒼穹之間。上、下、左、,四面八方的人依附在圓球的表面居住和生活。
……我及周圍喜好這方面學問的同僚、名,如都尉侯虞山公(侯拱宸,及縉紳憲臬馮慕岡(馮應京)、銓衡吳左海(吳中明)、繕部李我存(李之藻)、典客祁念東(祁光宗)、駕部楊疑始(楊景淳)、都水陳堅白(陳民志)、世胄李省勿(李應試)、阮餘吾(阮泰元)等,不僅相信利瑪竇說的,還慕名與他相,學習他的知,協助他完成《兩儀玄覽圖》的製作和地圖的刊刻。
這一舉,使得周圍的人從前不知道的知道,未見過的見到,並讓他們從中明白了許多的道,包括天地之間無窮無盡的奧秘。
而這些道,要比跟在利瑪竇身邊的接待、翻譯人員所說的還要深奧、寬廣。
即便是才智過人的文人雅,極有修養的儒學,也必須仔細認真地去研究和揣摩才能領會含義。
從這幅前所未有的地圖,我們懂得了天地之,造化之精妙。
由於精力、能力和知識所,地圖上面所寫的許多地方都是我們所從未去過,甚至從來沒有聽人講,心裡也沒有意識過的。如此看,在我們的周,蘊含著最深刻的知識和道理的東,就是這幅地圖了。
有不少以往顯得拘泥刻板的人,聽到利瑪竇的話,看到這幅神奇的地,茅塞頓,眼前豁然開,一下子明白了許多過去不知道的東,如同進入了一個清高淡泊的至高境界。《兩儀玄覽圖,可以說就是這種淵博學識的源頭啊。
我的先祖開平王(常遇春)以三軍主將的身份輔佐太祖高皇帝定一寰宇。以往我們只知道大明的疆域、輿圖是天底下最大,最為完整的。可是外邊還有那麼多的陌生的國家、地方和名,包括我在內的所有的,都是從這幅地圖中才得知的。
有感於各位大臣、賢士的言論和邀,冒昧為這幅地圖作一篇序。
懷遠侯常胤緒值得巴結一下。另,他的子孫也不錯。.
三院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