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六日,烏雲遮天。

天矇矇亮時,大順軍和天雄軍各自陣營裡陸續響起號角聲。

雙方人馬前後腳的“醒來了”。

李自成端坐在比干廟裡,正琢磨要不要從衛河上游渡河時,接到了敵情通報。

對面的盧象升拔營,向後退卻。

“他想幹什麼?”李自成看著地圖陷入深思。

另一邊,盧象升摸著鬍鬚對親兵說道:“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善於用兵打仗的人,總是首先創造條件,使自己不被敵人戰勝,然後等待和尋求敵人可能被我戰勝的時機。

盧象升知道自己兵力有限,不可能看住整條衛河。與其等短毛賊繞路過河偷襲,不如先讓一條路出來,請君入甕。

親兵楊國棟聽不大懂老爺拽的什麼詞,抱拳道:“老爺深諳兵法,此戰定能斬殺短毛賊!”

“兵兇戰危,不可大意。走吧!”

盧象升看了一眼對岸,勒轉馬頭,騎著新購寶馬菊花青緩緩離開。

天雄軍退了八里地,繞到了府城西門外,嚴陣以待。

……

盧象升在此,這一回潞王朱常淓有恃無恐,在望京樓上彈著琴,悠然自得。

明代琴學較為繁盛,其中佼佼者潞、益、衡、寧四王皆為皇室一脈,均有過大規模的造琴之舉。

寧王朱權編輯的《神奇秘譜》,可以稱為古琴圈價值最高的一部樂譜集了。

朱權也投身古琴制琴工藝的改良。他製作的“飛瀑連珠”琴,是有史記載被稱為“明代第一琴”的至寶。

後世,米國向太空發射尋找外星人的太空船,選有古琴曲《流水》,演奏用琴便是那柄老古董“飛瀑連珠琴”。

潞王朱常淓更是造琴三千張,不僅數量多,用料高階,還隨琴附有編號,用上了皇家御製的“樂器身份證”。

他制的古琴在現時的民間就是一琴難求的特級“限定款”。

朱常淓彈罷一曲,感慨道:“知音者希,能盡雅琴,唯至人。好曲子。”

門客尹爾韜放下蕭,也跟著讚了一句,又說道:“近來五線曲譜大盛,江南江北多有所見,想來必是出於一人之手。”

徐上瀛還沉浸在剛才的合奏中,喃喃自語,“……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朱常淓抬頭望著遠處短毛隊伍,“誰負誰勝出天知曉!紅塵紛紛擾擾,或浮囂,或寂寥,快意江湖還是歸隱遁世,由不得人啊!”

做為藩王,小朱除了吃喝玩樂還敢做什麼?

尹爾韜說道:“青山兄武舉出身,文武雙全,膽略過人,眼下真應是大展拳腳,施展抱負的好機會。”

徐上瀛嘆口氣,一臉落寞,“哪還有什麼抱負,彈彈琴編編曲子,了此殘生吧!”

懷才不遇,報國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