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心裡只覺得好笑。

他開口道“老朱,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當初要是你爹繼任王位

,憑他老人家的作風,我至於去打懷慶府現在那位鄭王什麼德行你不比我清楚”

懷慶府沒啥多餘的大惡霸,因為壞事都被鄭王府承包了。

朱載壐驕奢銀逸沒毛病,橫徵暴斂沒毛病,欺男霸女沒毛病,販賣人口沒毛病,橫行不法等等全沒毛病。

他爺爺就不是好鳥。當初奪嫡不成功,還竊去世子金冊,又各種橫行不法,終於被皇帝廢了爵位。

他爹又以叛逆罪誣告前任鄭王,也就是朱載堉他爹,讓老頭兒在鳳陽吃了十七年牢飯。即便這樣,老頭兒復位後也沒報復,他兒子朱載堉甚至都不願襲爵,直接把親王位置讓給了朱載壐。

朱載壐的長子朱翊鍾自然更不是好鳥。驕奢銀逸沒毛病,有毛病的是他蓄養食客。這還了得,弄一套班底想造反麼原歷史線,朱載壐剛死,朱翊鍾剛要襲爵就被崇禎賜死。

對於皇帝來說,藩王是什麼畜生根本無所謂,是否會威脅皇位才是最要緊的事。誰敢亂動摁死誰

這回,鄭王朱載壐父子要換個大結局了。

朱翊鈦嘆氣,“刀兵一起,遭災的還是黎民百姓。”

李自成笑,“那你回去勸勸你兄弟朱翊鍾,讓他出糧五十萬石,銀五十萬,放給黎民百姓。我可以饒他一次。”

“”那可太難了,朱翊鈦想了想,“我可以給大順軍湊兩萬石糧,五萬銀子。”

李自成搖頭,“遠遠不夠。我要的是全懷慶府的饑民今年全能吃上飽飯。”

“唉”朱翊鈦一聲嘆息,他原本都不想來。

他又沒魚肉百姓,懷慶破不破的也不影響他的生活。而且他跟大順軍還算是老朋友,自然無恙。那群狗屁親戚們死不死的與他無關。

奈何朱翊鈦卻不過王道長的面子,只能陪著跑一趟。

包括他爹朱載堉在內的鄭藩以及附近的其他藩王宗室,都和王屋山道長們過從甚密,包括捐資修建道觀以及送錢送糧等等。

道長王常月打個稽首,“功德無量天尊貧道不自量力,此行欲效仿長春真人西遊之舉。”

牛鼻子是人精,你咋不去勸王自用、張獻忠你咋不去勸尤世祿、左良玉原歷史線,將來等天下大勢剛剛明瞭,他立即屁顛顛北上跑去找順治玩了。

當然,也可以說人家在王屋山、華山修行,不知山外時事。以古代條件,這種不知道換了天下的太正常不過了。

別說他們了,那一年,17歲的預備偉人從勺山衝去往50裡外,到湘鄉縣公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他上了新式小學才知道,原來慈禧和光緒已經在兩年前雙雙駕鶴西遊了

所以,也不好說人家王道長是故意投韃。

李自成抱拳回禮,“鄙人對丘祖敬佩之至不才曾為其撰聯曰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

無情不過帝王家。丘處機又不會九陰真經、一陽指這些絕學,面對的又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所謂“拳拳以止殺為勸”,大概有一點點點用處,僅此而已。

不過李自成必須誇一誇丘真人,因為道教還是可以利用一下。

王常月感動的不行,又施禮,“大統領英明睿智,實乃蒼生之福”

李自成轉而抬頭望天,“仙長,國之將亡,道存何焉不管你們信與不信,若沒大順軍,將來就是韃子主宰江山”

道士們一樣躲不開剃髮易服。

王常月為了全真教乃至道教在大清朝那種嚴峻形式下生存,不得不妥協。比如他弄了個混元巾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