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經邦豁出去了長篇大論,李自成聽得津津有味。

“老解啊,也就是你年歲大了,不然出來給我當個宰相挺好。”

“我年歲小也不能從賊啊!一大家子在朝中為官呢。我倆兒也是進士,翰林院編修。何苦來哉?”

“是啊?那行,看你面上,我打破京城後就不拷掠他了。是叫解胤樾吧?”

“就憑你?拿什麼打?”

“憑……我想想啊,你最多再能活兩年了。這兩年……韓爌不得已告老還鄉……這個記不清時間了。六月大學士錢象坤罷、兵部尚書梁廷棟革職以熊明遇代;七月,逮三邊總督兵部右侍郎楊鶴下獄,洪承疇上臺;八月,後金圍大凌城;九月,朱由檢覆遣太監監軍;十一月,吏部尚書崔景榮卒……”

“要不要我繼續說下去?”

“……”

解經邦圓睜渾濁雙眼,驚駭莫名。

李自成笑了笑,“馬上就是六月份,很快就應驗了,你等著看吧!”

“……”

解經邦如看鬼魅。

李自成喝了口茶,“老漢,你是不中用了,多為兒孫想一想。哪天想明白了,讓你兒去京城澄清坊三條衚衕,有面牆上寫了‘天父地母’四字,你懂的!”

“……”

解經邦面色潮紅,氣喘如牛,口不能言。

李自成慌了,你可千萬別提前嗝屁啊!不然咋憑神蹟招降你兒。

“解公,好生安歇,晚輩告辭!後會有期!”

大統領原本還想跟他敲打些錢糧,這下也泡湯了。

革命軍行至渚北村停下,等待過河。

李自成順便尋到衛景瑗家,對他父母妻兒噓寒問暖一番。老老少少戰戰兢兢。①

又尋到衛楨固家,“好好讀書,下一屆大比之年能中進士。兄弟教你一句話,記著,識時務者為俊傑。”②

“……”衛楨固既慌又喜。

……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

大禹鑿山,疏通河道,稱禹門。

大魚集聚,上者為龍,稱龍門。

黃河自北向南,沿峽谷奔騰而下,古道兩側刀劈斧削般的石崖形如門閘,黃濤滾滾破“門”而出,豁然開闊。

“美哉,河山之固!”

李自成即興抄詩一首,令人刻碑留念。

馮起龍喜洋洋道:“這回咱們跳過龍門,到山西才叫魚入大海,可以任意遨遊。”

寧武總兵孫顯祖曾上疏:賊二十餘萬,日剿日益。官兵不過二千,奔逐不支。乞再發京營或調邊騎五、六千協剿。

崇禎命下兵部委總督專制,以兵、餉並乏,事竟不行……

所以山西沒啥兵。這也是陝西反王們老愛往山西跑的原因。

革命軍眾人同樣個個神氣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