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流寇大隊人馬安然過境,“秋毫無犯”。

王知縣總算鬆了一口氣,趕緊再去給神佛上香上供。人啊,年紀越大越怕死。

接下來就要辦正事了。

“朝廷有恩典!拋荒地准許百姓自願開墾,誰佔了就是誰的。這可是天大的善舉啊!你們想想看,平常買一畝熟田要花多少錢?現在全部白送!”

五位里長不為所動,紛紛低頭沉默不語。

傻子才信知縣的忽悠。

田地是白給了,可是歷年欠稅仍然要一分不少的補繳。這年景,多一畝地就多一份負擔。

任憑知縣口吐蓮花,循循善誘,里長們就是不上當。

王象兌一拍桌子,“賦稅年年繳不齊,你們說怎麼辦?”

自然是涼拌。

窮不拉幾的陝西田賦定額實在離譜,居然佔了全國百分之九點三。

對比一下——

“魚米之鄉”江西佔百分之五出頭。

“湖廣熟天下足”的湖廣只佔百分之四點七。①湖南湖北還沒分家。

“天府之國”四川佔百分之二。

江南蘇松兩府倒是重賦,但是一算人均,陝西人負擔還是比他們苦。

僅以萬曆四十六年人均遼餉計,超出35%。陝西啥環境?蘇州啥環境?尤其是蘇松欠賦天下第一,無他,朝中有人。

坑不坑?

能繳齊?

怎麼活?

“你們這群刁民!本縣被罷官之前先砍了你們!”

知縣咆哮公堂,里長們鴉雀無聲。

“遼餉兩年中已經拖欠了兩千三百兩,今年的一千四百兩怎麼辦?”

“旁的先緩緩。銀川驛每年公費一千六百七十六兩四錢四分,你們五家均攤,交了錢的回家,交不上的你們看著辦。”

驛站經費向來都是從當地湊措,是眾多攤派之一。

崇禎雖然裁撤了驛站,可是攤派卻照原樣收取。這樣朝廷每年就能額外收入七十萬兩銀子。皇帝真會做買賣。

王知縣放完狠話甩袖離去。

五位里長被關進柴房,只等交錢贖人。

“這可如何是好?”

外面眾人商議半天,田見秀想花錢買平安;劉宗敏想抄刀衝進縣衙;李過提議去投奔王嘉胤;高一功要回葫蘆山搖人……

李自成都拒了。

“你們不要慌,我先住幾天柴房再說。”

這一住就是七八天。

柴房裡熱鬧不減。

“你要出對子嘛!他是地主!”

“觀棋不語真君子!”

“這是葉子戲又不是棋。”

“三四五六七!”

“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