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精忠報國(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自成也一拍大腿,“哎呀!差點又忘了。”
眾人被唬了一跳,心說你可別再瞎折騰了,瓜分兩成繳獲我們挺滿意。
“說起封王拜相,你們這幫泥腿子認識幾個字啊?明天開始,都給我滾去上學唸書!”
“啊……”
眾大將哀嚎一聲,栽倒在炕頭。
……
眨眼就到了五月份。
眾大將把佇列和單兵技戰術練的差不多了,接下來重點教他們軍號旗語地圖排兵佈陣等等,日子過得充實。
制式軍裝也做出來幾身。
由內而外一整套。
帽子麻煩點,因為男人也留長髮束髮髻,只能選范陽笠。
鞋襪、褲頭、背心、皮帶、秋衣褲沒什麼好說的。
外套和褲子參考了經典款的兩種六五式,算合二為一。
奇裝異服的問題用不著擔心。
白送一身衣服是恩賜,他們高興都來不及,多穿幾天也就習慣了。普通老百姓可沒讀書人那麼多臭毛病。短褂還省布料。
何況初期也只給軍官和精銳配發,雜兵沒份。
傳統軍服以後可以當做禮服。
五月十日,李自成親手造出一杆前膛燧發槍。
如果給它拉好膛線,換個彈頭,配上刺刀,那麼這槍在原歷史線兩百年後的一鴉戰爭中也算主力裝備。
火帽槍就算了,李自成累死也造不出多少。底火難搞,辛辛苦苦教幾個學徒出來,可能讓他們單幹的第二天就被炸飛了。
再說後膛槍短時間內價效比有限。
其實不講成本的話,造火炮比造火槍更簡單,而且火炮更實用。古典方陣在火炮面前謝幕,畢竟一炮就是一個血衚衕。
只是現在條件不成熟,年底前弄一門出來用於練兵就行,大規模列裝往後稍稍吧。
十五日,城裡來訊息,韓金兒又要尋李自成。上次就沒見她,這回老李奪了錢糧,不爭氣的想要進城了。
高一功以擔心安危為由,要一路護送大哥。
“你快算了吧,拼音都學好了?別跟著瞎扯淡,我是去辦正事。”
李自成急忙開溜。
在城裡鬼混兩日,高一功來報湯若望送信至。李自成急忙趕回常峁墕。
老湯派人送來三個單筒望遠鏡,五塊懷錶,還有幾本經書。書直接扔茅廁當草紙。
說個插曲。唐朝時阿拉博人蘇萊曼來逛了一圈,然後回去寫書說:中國人不講衛生,便後不用水洗,而是用紙擦。
水洗貌似確實比紙擦好,但要用手,膈應啊,那還是算了。
……
老西兒沈本升在榆林開了當鋪,雙方已經做完了第一筆交易。價值四千多兩銀子。李自成特意交待他不能在陝北銷贓。
近來各家農民軍也沒閒著,肆虐各地。
大大小小能叫上名號的就有十幾部,有眾數千到上萬不等。
其中留在陝西的要數王嘉胤部最強。二月時他還大掠延安慶陽一帶。
三邊總督楊鶴被弄得心力憔悴。